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玳瑁郁金汤

玳瑁郁金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

药方名称玳瑁郁金汤

处方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 细木通3克 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紫金片1克(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清宣包络痰火。主邪热内陷心包,郁蒸津液为痰,迷漫心窍,神识昏蒙,妄言妄见,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先用野菇根60克,鲜卷心竹叶40支,灯心2小帚,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汤,分二次煎药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

药方名称玳瑁郁金汤

处方玳瑁1钱(研碎),生山栀3钱,细木通1钱,淡竹沥2瓢(冲),广郁金2钱(生打),青连翘2钱(带心),粉丹皮2钱,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计2小匙(冲),紫金片3分(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主热陷包络,蒸液为痰,迷漫心孔,其人妄言妄见,疑鬼疑神,神志昏蒙,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先用野菰根2两,鲜卷心竹叶40支,灯芯2小帚(5-6分),用水6碗,煎成4碗,取清汤分作2次煎药。

各家论述何秀山:本方以介类通灵之玳瑁,幽香通窍之郁金为君,一则泄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一则达郁凉心之力,灵于黄连。臣以带心连翘之辛凉,直达包络以通窍;丹皮之辛串善清络热以散火;引以山栀、木通,使上焦之郁火,屈曲下行,以下焦小便而泄。佐以姜、沥、石菖蒲汁,辛润流利,善涤络痰。使以紫金片芳香开窍,助全方诸药透灵;妙在野菰根功同芦笋,而凉利之功,捷于芦根;配入竹叶、灯心轻清透络,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及迷漫心孔之痰火,一举而肃清之。此为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之良方。

摘录《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必应汤

    药方名称必应汤处方延胡索香附艾灰 归身砂仁生姜功能主治理气活血,祛寒止痛。主寒邪客于心脾,气血不和,胸脘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 豆淋酒

    药方名称豆淋酒别名紫汤处方羌活1两,黑豆半升(炒热)。制法以酒1升,先煮羌活5-6沸,去羌活,乘热沃在所炒豆上,煎3-5沸,倾入瓷器中,以纸盖。功能主治产后诸风。用法用量却去豆,温饮半盏。风势大者,随

  • 调降汤

    《百一》卷五:调降汤药方名称调降汤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白芍药、白茯苓、陈皮(去白)、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升降气。主气壅甚。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

  • 石榴皮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石榴皮散药方名称石榴皮散处方酸石榴皮30克龙骨30克(烧过)诃黎勒30克(煨,用皮)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赤白痢,日久不止。用法用量每服6克,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摘录

  • 白术神曲丸

    《普济方》卷二一三:白术神曲丸药方名称白术神曲丸处方白术、神曲末、甘草、干姜、枳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气微,不能下食,五内中冷及微下痢。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

  • 地肤散

    药方名称地肤散处方地肤5两,地榆根2两,黄芩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血痢。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水送下,日3次。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 一粒金丹

    《宜明论方》卷十三:一粒金丹药方名称一粒金丹别名捉虎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草乌头五灵脂各500克木鳖子120克白胶香250克地龙120克(去土,妙)细墨30克乳香30克当归60克 (焙)没药60

  • 逍遥五黄汤

    药方名称逍遥五黄汤处方当归(酒洗)1.5克白芍(酒洗)3克白术(土炒)3克 白茯苓(去皮)3克柴胡(酒炒)2.4克薄荷0.6克 生地(姜炒)3克黄芩(酒炒)3克黄连(姜炒)3克黄柏(酒炒)3克知母(生

  • 白药子散

    《宣明论》卷十四:白药子散药方名称白药子散处方白药子1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疳眼赤烂,目生翳膜,内外障疾,并小儿吐痢。用法用量用猪肝1叶,批开掺药5钱,水1大盏,煮熟,食后服。摘录《宣

  • 金汁蜜

    药方名称金汁蜜处方生地黄汁小半盏,白蜜小半盏,蒲黄半两。制法上和匀,微暖过。功能主治伤寒衄血,数日不止。用法用量每服半茶脚许,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