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牡丹散

牡丹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处方干漆(炒)、苏木、鬼箭、蓬莪,各一分;甘草(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去白)、红花延胡索(炒)、没药(别研令细)、乌药,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引《卫生方》: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处方牡丹皮桂心当归延胡索各30克 莪茂牛膝赤芍药各60克 荆三棱4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化瘀消症。治妇人久虚羸瘦,血气走疰,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煎至160毫升,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引《卫生方》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别名牡丹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牡丹皮散(《外科发挥》卷四)。

处方人参牡丹皮茯苓天麻黄耆木香当归川芎辣桂桃仁(浸,去皮,炒)各22克白芷薏苡仁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散寒排脓。治肠痈冷证,脓溃正虚,腹濡而痛,时时利脓。

用法用量每服9克,井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普济方》卷二八六: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处方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黄芩赤芍牡丹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清肺排脓。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口吐脓血,气味腥臭。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1.5升,煎至5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

猜你喜欢

  • 加味四君子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加味四君子汤药方名称加味四君子汤处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炙)黄耆白扁豆(蒸)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治痔血已久,脾胃气虚,面色萎黄,心悸耳鸣,脚弱气乏,口淡,食不

  • 桂枝酒

    药方名称桂枝酒处方桂枝2两,好酒2升。功能主治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醒人事;或伤寒新愈误行房,小腹紧痛,外肾搐缩,面黑气喘,冷汗自出之脱阳证。用法用量煎至1升,候温,分作2服灌之。摘录

  • 羁縻攻之方

    药方名称羁縻攻之方处方鳖甲8分(炙),龟甲8分(炙),桑耳8分(金色者,炙),大黄8分,吴茱萸8分,防葵8分,附子4分(炮)。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腹中症癖兼虚热,不可用纯冷专

  • 保和平胃散

    药方名称保和平胃散处方小柴胡汤加竹茹、枳实、藿香、厚朴。功能主治消导和胃止呕。主呕吐有食滞。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除湿消风饮

    药方名称除湿消风饮处方当归4钱,川芎2钱,赤芍3钱,黄柏3钱,栀子3钱,胡黄连3钱,茵陈3钱,葳蕤仁3钱,苍术2钱(炒),防风2钱,白芷2钱,土茯苓3钱,薄荷2钱,泽泻3钱,草决明3钱,甘草1钱。功能

  • 桂桨粥

    药方名称桂桨粥处方肉桂2-3g,粳米50-100g,红糖适量。功能主治补阳气,暖脾胃,散寒止痛。主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阳萎,小便频数清长,脉搏微弱无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

  • 自然铜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自然铜散药方名称自然铜散处方自然铜密佗僧各30克(并煅,研)甘草黄柏各60克(并为末)制法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功能主治治恶疮,烧烫伤。用法用量水调涂或干敷患处。摘录《圣济

  • 茅灰涂方

    药方名称茅灰涂方处方茅草(屋四角者,取烧灰,研)、鸡子白。功能主治小儿尿灶丹,从踝及髀起。用法用量上2味和调如糊,涂之。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 小陷胸加枳实汤

    药方名称小陷胸加枳实汤处方黄连6克栝楼9克枳实6克半夏15克功能主治治阳明暑温,水结在胸,身热面赤,头晕,不恶寒,但恶热,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舌上黄滑苔。用法用量

  • 火线膏

    药方名称火线膏处方当归1两,赤芍药1两,三棱1两,蓬术1两(俱烧存性),蓖麻子肉15粒(研烂),乳香3钱,没药2钱,麝香3分,蟾酥5分,血竭2钱,巴豆12粒(以针刺,灯上烧,烟尽为度)。制法上为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