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清暑益气汤

药方名称清暑益气汤

处方黄耆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人参(去芦)泽泻神曲(炒黄)橘皮白术各15克麦门冬(去心)当归身 炙甘草各0.9克青皮(去白)0.9克黄柏(酒洗,去皮)0.6~0.9克葛根0.6克五味子9枚

功能主治清暑化湿,益气生津。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体沉痛,口渴自汗,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脾胃不足者,少用升麻,少加柴胡;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咽干者,加干葛;汗少者,黄耆减五分;心下痞者,少加黄连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益气固表,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柏麦冬五味子泻火生津,陈皮青皮泽泻理气渗湿;当归养血和阴;升麻葛根解肌升清;甘草和中。配合成方,共奏清暑化湿,益气生津之功。

摘录脾胃论》卷中

温热经纬》卷四:清暑益气汤

药方名称清暑益气汤

别名王氏清暑益气汤(《方剂学》)。

处方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治暑热耗气伤津。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西瓜翠衣清暑涤热,生津利尿;西洋参石斛麦门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生津;黄连知母竹叶荷梗清暑泄热。故适用于暑热耗伤气津证。

摘录温热经纬》卷四

猜你喜欢

  • 葱油饮

    《不知医必要》卷二:葱油饮药方名称葱油饮处方葱白汁1酒杯,真芝麻油1酒杯。功能主治脾胃虫痛,渴或饮水,口吐清水者。用法用量上先饮葱汁,随即饮麻油。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卫生鸿宝》卷三:葱油饮药方名称

  • 雷丸浴汤

    药方名称雷丸浴汤处方雷丸3分,牡蛎3分,黄芩3分,细辛3分,蛇床子1两。功能主治小儿寒热,惊啼不安。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斗,煎取7升,去滓,分为两度,看冷暖用,先令浴儿头,勿令水入耳目,次浴背膊,后浴腰

  • 建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建中散药方名称建中散处方青州枣、厚朴(姜汁制),各一斤。干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各五两。陈皮(去白.八两)。已上六味,用水三斗,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

  • 柴胡知母汤

    《万氏女科》卷二:柴胡知母汤药方名称柴胡知母汤处方柴胡1钱5分,人参1钱,黄芩1钱,知母1钱,白术1钱,甘草5分,归身1钱。功能主治孕妇病疟。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水煎,多服,以平为期。摘录《万氏

  • 红花血竭丸

    药方名称红花血竭丸处方没药半两(别研),当归1两(酒浸1宿,焙干为末),滴乳香2钱半(别研),血竭2钱半(别研),琥珀(别研)2钱半。制法上药并研匀,以红花2两,酒半升,熬红花色淡,滤去滓,再将红花酒

  • 家秘坎离丸

    药方名称家秘坎离丸处方补阴丸加鹿角胶3两,补阳丸加玄武胶3两。功能主治阴阳两虚。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肥儿糕

    《青囊秘传》:肥儿糕药方名称肥儿糕别名茶糕(《青囊秘传》)。处方苏叶30克 苏梗30克 霜桑叶60克 茅术(炒)90克 广湘黄(炒)150克 楂炭150克麦芽(炒)150克 红茶叶60克 砂糖250~

  • 乌龙煎剂

    药方名称乌龙煎剂处方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主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曾庆佩方

  • 感冒发散汤

    药方名称感冒发散汤别名发散汤处方防风1钱,紫苏1钱2分,干葛1钱4分,前胡1钱,桔梗1钱,苍术8分,羌活8分,陈皮3分,川芎3分,白芷3分,香附1钱,赤芍6分,细辛2分,甘草2分,生姜3片。功能主治风

  • 马齿苋粥

    药方名称马齿苋粥处方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止痢。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温热食。注意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