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芍药散

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散

处方当归茯苓(去皮)、白术,各二两;川芎泽泻,各四两;白芍药八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痢,并宜服之。

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金匮要略》卷下:当归芍药散

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散

别名六气经纬丸(《元和纪用经》)。

处方当归9克 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制法上六味,杵为散。

药理作用抗贫血作用 《中药通报>1957(1):42,本方有明显治疗贫血作用,各组成生药及混合制剂中均含有叶酸、复合叶酸、烟酸碱和维生素H等抗贫血成分,其中以当归川芎、芍药含量最高。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主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备注本方主治妇人肝虚气郁,脾虚血少,肝脾不和之证,重用芍药以敛肝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补虚渗湿之功。

据《元和纪用经》所载,本方原用于养生,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寒邪、温瘴、时气。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怀妊腹痛方。"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金匮》卷下:当归芍药散

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散

别名当归芍药汤、当归茯苓

处方当归3两,芍药1斤,茯苓4两,白术4两,泽泻半斤,芎?半斤(1作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养血调肝,健脾利湿。主妇人妊娠或经期,肝脾两虚,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头晕心悸,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者。现用于纠正胎位。

用法用量当归芍药汤(《济生》卷九)、当归茯苓散(《普济方》卷三三九)。本方改为丸剂,名“六气经纬丸”(见《元和纪用经》)。改为片剂,名“当归芍药片”(见《重庆市中药成方制剂标准》)。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此与胞阻痛不同,因脾土为木邪所g,谷气不举,浊淫下流,以塞搏阴血而痛也。用芍药多他药数倍以泻肝木,利阴塞,以与芎、归补血止痛;又佐茯苓渗湿以降于小便也;白术益脾燥湿,茯、泽行其所积,从小便出。盖内伤六淫,皆能伤胎成痛,不但湿而已也。

2.《金匮要略论注》:(??)痛者,绵绵而痛,不若寒疝之绞痛,血气之刺痛也。正气乃不足,使阴得乘阳,而水气胜土,脾郁不伸,郁而求伸,土气不调,则痛绵绵矣。故以归、芍养血,苓、术扶脾,泽泻泻其余之蓄水,芎?畅其欲遂之血气。不用黄芩,(??)痛因虚,则稍挟寒也。然不用热药,原非大寒,正气充则微寒自去耳。

临床应用1.纠正胎位:用当归芍药散纠正妊娠七个月以上胎位不正者100例,复查87例,胎位转正者78例,未转正者9例。对63例(其余尚未分娩)追踪观察结果,分娩时头位56例,足位3例,臀位2例,横位2例。说明对妊娠七个月以上胎位异常者,本方能促进胎位转为正常。但在分娩时,发现少数产妇又转为异常胎位,提示胎位还会反复变动。

2.经后腹痛:郑某,女,30岁。患经后腹痛已半年,近月加剧,前来诊治。体矮小、孱弱,年幼多疾,初潮后月经不调,经期尚准,经后下腹拘急胀痛,时痛时止,时喜按,时按之反剧。舌苔薄腻,脉小弦。此肝肾不足,气滞湿阻之腹痛。治以当归芍药散合枳实芍药散加味。处方:茯苓、全当归各12g,白芍白术川芎各9g,枳实6g,菟丝子、丹参各18g,川断、桑寄生各15g。服五剂后,腹痛已除,腰酸已愈,精神亦振,并嘱下次月经后再服此方。隔二月后随访,经后下腹已无痛感。

摘录《金匮》卷下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当归芍药散

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散

处方当归白芍川芎茯苓泽泻陈皮砂仁白术甘草香附木香乌药紫苏葱白

功能主治妊娠因宿冷在于上、中二焦,或脏气虚,新触风寒,邪正相搏,心腹俱痛,痛伤胞络,必致胎动不安。

各家论述是方陈、术、砂、附、乌药祛心腹上下之宿冷客寒,葱、苏、芎、苓兼能解达寒邪,归、芍、白术自能保护胎气,微嫌泽泻一味为不可解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猜你喜欢

  • 红铅造化丹

    药方名称红铅造化丹处方红铅2钱,人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甘草5钱(炙),枯矾5钱,辰砂7钱5分,寒食面7钱5分,麝香8分,冰片6分,乳粉2钱(用头生男乳,每盘内用一小钟,晒干,共收用之)。制法上

  • 砥柱丸

    药方名称砥柱丸处方破故纸(炒)4两,杜仲(去皮,锉片,用生姜2两半捣汁,炒断丝)4两(1方加乳香、木香各4钱)。制法上为末,取核桃肉30个,去皮研和,少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虚腰痛。用法用

  • 海附丸

    药方名称海附丸别名海粉丸处方香附4两,海石2两(醋煮),桃仁(去皮)1两,白术1两。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功能主治怀孕另有血块如盘者。用法用量海粉丸(《竹林女科》卷二)。摘录《宋氏女科》

  • 加减白虎汤

    《古今医鉴》卷十:加减白虎汤药方名称加减白虎汤处方石膏2钱半,知母1钱,甘草3分,人参7分,五味子10粒,黄柏7分,玄参5分。功能主治消渴,能食而消者。用法用量上锉1剂。加粳米1撮,水煎,食后服。摘录

  • 导气枳实丸

    药方名称导气枳实丸处方枳实(麸炒)4两,荆三棱1两,蓬莪术(煨)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沉香半两,槟榔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 至圣保命金丹

    药方名称至圣保命金丹别名保命金丹(《医学纲目》卷十)。处方贯众30克 生地黄21克大黄15克青黛板蓝根各9克朱砂(研)蒲黄薄荷各7.5克 珠子(研)龙脑(研)各4.5克麝香3克(研)牛黄7.5克(研)

  • 敷脐方

    药方名称敷脐方处方瓜蒂、南星、白蔹、赤小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脐风。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敷脐散”。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 上池饮

    药方名称上池饮处方人参(去芦)6克 台白术(去芦,炒)4.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当归(酒洗)3.6克川芎3.6克 杭白芍(酒炒)3克 怀生地黄(姜汁炒)3克 熟地黄(姜汁炒)3克 南星(姜汁炒)3

  • 长肉生肌散

    药方名称长肉生肌散处方龙骨(煅)2钱,血竭3钱,象皮1两(炒),儿茶2钱,甘石2钱(煅),乳香1钱,没药1钱(去油),冰片2分。制法上为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长肉生肌。主用法用量用时以少许掺膏药上贴之

  • 柴胡抑肝汤

    药方名称柴胡抑肝汤处方柴胡7.5克赤芍牡丹皮各4.5克青皮6克连翘生地各1.5克地骨皮香附苍术山栀各3克川芎2.1克甘草0.9克神曲2.4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凉血退热。主寡居独阴,寒热类疟者。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