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建中汤

建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生姜芍药 干地黄甘草芎藭各15克大枣30枚

制法上药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渍一宿,明晨再以500毫升水合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芍药各6克 桂(去粗皮)人参当归(切,焙)各3克

制法上药五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下焦虚冷,不渴,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4克(劈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100毫升,去滓,下饧7.5克,搅令消,温服,一日三次。

若失精,加龙骨白薇各30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杏苑》卷七: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1钱5分,远志1钱5分,当归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芍5分,龙骨5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脾风传肾,小腹痛热,出白液,名曰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空心服。

摘录《杏苑》卷七

慎斋遗书》卷七: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前胡1钱,细辛1钱,当归1钱,白芍1钱,人参1钱,橘红1钱,桂心1钱,麦冬1钱,黄耆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半夏7分,生姜3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生气血,退虚热。主劳证脏腑虚损,身体消瘦,潮热。

用法用量不拘时服。

摘录慎斋遗书》卷七

症因脉治》卷四: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桂枝饴糖甘草生姜白芍药。

功能主治风气腹痛,脉迟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防风;胸前饱闷,加砂仁木香以行甘甜之滞;有寒,加炮姜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幼幼集成》卷六: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柳杨桂、白芍药、当归身、炙黄耆、炙甘草

功能主治痘后阳虚自汗,醒着而出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医略六书》卷三十: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当归3钱,赤芍1钱半,肉桂1钱半。

功能主治产后血亏挟滞,营气不能布护,寒气得以伤之,直入冲任而恶寒汗出,发热不休。脉紧细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无汗,加炒黑荆芥;腹痛,加炒焦砂糖。

各家论述方中当归养营血以荣冲任,赤芍泻滞血以行血脉,肉桂温经暖血以散寒邪也。无汗加黑荆,为和血疏邪之用,腹痛加焦糖,乃去宿缓中之方。水煎温服,俾滞血化而新血生,则营卫调和而冲任之寒邪无不外解。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伤寒大白》卷二: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白芍药、桂枝甘草

功能主治阳虚眩晕;肝脾血分虚寒腹痛。

用法用量气虚,加人参白术;血虚,加当归黄耆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生姜5两,芍药5两,干地黄5两,甘草5两,芎?5两,大枣30个。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腹中悬急而有绝伤,外引四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渍1宿,明旦复以水5升合煮,取3升,分3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无生姜,酒渍干姜2两1宿用之。

摘录《千金》卷十九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胶饴半斤,黄耆3两,干姜3两,当归3两,大枣15个,附子1两,人参2两,半夏2两,橘皮2两,芍药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目眩耳聋,口焦,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半,汤成下胶饴烊沸,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小建中为诸建中之母,本桂枝汤表药,藉胶饴之甘温入脾通津,大建中气,即伤寒荣气不足,尺脉不至,虚劳之腹痛里急,阳涩阴弦,咸可用为前导,温中而兼疏表气,扶阳而不碍阴虚,以桂枝达表,芍药安中,甘草和胃,大枣通脾,生姜散邪,胶饴资津,共襄建中之功也。加黄耆黄耆建中,则偏助卫气,以治下元亏损,梦中失精,烦热悸衄等病。此治五劳七伤,则于黄耆建中方内加当归,合内补建中,大补荣血,以附子易桂心,峻温肾气;以干姜生姜,专力温中;又加人参黄耆甘草,保合元神;更加半夏橘皮,开泄痰气,并行大枣、胶饴之滞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活幼心法》卷四: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人参2钱,蜜炙黄耆3钱,白术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大川芎8分,大附子(制)1钱,干姜(炒带黑色)1钱,肉桂1钱,炙甘草1钱,丁香5分。

功能主治真气外发而内虚寒,痘收时寒战咬牙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同煎。温服。1服立止,甚者不过2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四

《易简》: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官桂3分,白芍药1两半,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腹痛泄泻,表虚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热服。

妇人血痛、男子心腹痛,心腹疼痛甚者,加远志半两。

注意饮酒人不喜甘者,不宜服之。

各家论述医家心法》:此属肝虚不能生火,以致火不生土。故用芍药之酸,甘草之甘,此甲已化土也。再加肉桂,补肝之子,益土之母,以培其生化之源。

摘录《易简》

《扁鹊心书·神方》: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附子(炮)2两,白术(土炒)2两,芍药(酒炒)4两,甘草(炒)1两,干姜(炒)1两,草果(去壳,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发疟疾,脏胃虚弱,胸膈腹中饱闷痞块,两胁连心痛,四肢沉重,发热。泄泻,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热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锉)1两,远志(去心)1两,芍药1两,龙骨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拘急,脐下膨胀,两胁胀满,腰脊引痛,鼻口干燥,目视(目巟目巟),忽忽不乐,胸中气逆,不下饮食,茎中痛,小便赤黄而有余沥,夜梦失精,惊恐虚乏。

用法用量每用6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下饴糖少许,分温2服,空腹日午各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豆蔻(去皮)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炙香熟)1两,干姜(炮)1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气,宿食不消,胸膈痞满,心腹胀痛,阴阳不和,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水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方为末,入盐煎汤下,空心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

《圣惠》卷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心中悸而烦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人参2两,甘草2两,桂心2两,茯苓2两,当归2两,黄耆3两,龙骨3两,麦门冬3两,大枣30个,芍药4两,附子1两,生地黄1斤,生姜6两,厚朴1两,饴糖8两。

功能主治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子汤”。

咳者,加生姜1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用黄耆建中参入当归、参、附峻补元阳,兼培荣气,加门冬、地黄以滋津液,厚朴茯苓以泄滞气,龙骨以收耗散之精。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甘草(炙)2两,桂心3两,生姜6两,半夏5两(洗),大枣12个(擘),饴糖10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补气。主肺虚损不足。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次服。

注意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猜你喜欢

  • 补中滋荣汤

    药方名称补中滋荣汤处方人参7分,川芎7分,陈皮5分,柴胡5分,神曲5分,白术5分,茯苓5分,归身5分,砂仁4分,升麻4分。功能主治阴毒发斑。摘录《方症会要》卷一

  • 沉香和血丸

    药方名称沉香和血丸处方当归(酒浸)1两,乌药(酒炒)1两,沉香(不见火)1两,玄胡索(炒)1两,白芷(酒炒)2钱,苍术(炒)2钱,枳实(炒)2钱,干姜(炮)2钱,小茴香(炒)2钱,川椒(炒,去目)2钱

  • 变蒸散

    药方名称变蒸散处方柴胡(去芦,洗,锉)1两,甘草(炙)1两,人参(去芦,洗,锉)1两,元参(净洗,锉)1两,麦门冬子(去心)1两半,龙胆草半两(若变蒸或常服只1分,随时加减)。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常服

  • 聪耳汤

    《古今医鉴》卷九:聪耳汤药方名称聪耳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1钱,川芎1钱,生地黄(酒洗)1钱,知母(酒炒)1钱,陈皮1钱,乌药1钱,白芷1钱,防风(酒洗)1钱,羌活(酒洗)1钱,独活(酒

  • 白胶散

    《圣惠》卷七十七:白胶散药方名称白胶散处方白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人参(去芦头)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秦艽(去苗)1两,紫葳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妊娠2-3月

  • 莲肉膏

    药方名称莲肉膏处方莲肉、粳米(各炒)4两,茯苓2两。制法上为末,沙糖调成膏。功能主治病后胃弱,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5-6匙,白滚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 肉果理中汤

    药方名称肉果理中汤处方人参45克白术90克(炒)干姜45克(炒)肉果45克(面包煨)炙草24克制法上药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泄泻,脉虚缓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乌梅汤煎服。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 解热至圣丹

    药方名称解热至圣丹别名石室丹处方白芍7钱,炒栀子3钱,甘草1钱,当归3钱,生地5钱,陈皮8分。功能主治泻其肝木之旺,而去其郁热之火。主肝经热邪来犯包络,致心痛呼号,不能安于床席。用法用量石室丹(《医学

  • 粉米汤

    药方名称粉米汤处方花粉3钱,苡米1两,藿香1钱,薄荷1钱,黄连5分(酒炒),黄芩1钱(酒炒),木香5分,木通1钱(酒炒),当归1钱5分,赤芍1钱(酒炒),荷叶1角,绿豆1撮。功能主治暑湿烦渴,腹痛,下

  • 黄药汤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黄药汤药方名称黄药汤处方黄药1两,甘草(炙,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舌肿及重舌。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