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家韭子丸

家韭子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180克(炒)鹿茸l20克(酥炙)苁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黄当归各60克 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各45克杜仲(去皮,锉,制炒丝断)石斛(去苗)桂心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摄精止遗。治肾阳不足,精关不固,遗尿,遗精,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三因》卷十二: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6两(炒),鹿茸4两(酥炙),苁蓉(酒浸)2两,牛膝(酒浸)2两,熟地黄2两,当归2两,巴戟(去心)1两半,菟丝子(酒浸)1两半,杜仲(去皮,锉制,炒断丝)1两,石斛(去苗)1两,桂心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元气,进美饮食。主少长遗尿;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泄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明医指掌》引作“韭子丸”。

摘录《三因》卷十二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3两(炒),鹿茸3两(酥炙),苁蓉3两(酒洗),熟地5两,当归2两,菟丝3两(饼),萸肉3两,巴戟3两(炒),杜仲3两(炒),肉桂1两半(去皮),干姜1两半(炒)。

制法上为末,陈酒糊丸。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肾脏虚寒,遗溺,脉缓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淡盐汤送下。

各家论述肾脏虚寒,真阳不秘,故闭藏失职,遗溺不止。韭子壮真阳以温肾,鹿茸补肾脏以壮阳,巴戟温肾脏以祛寒湿,苁蓉润肾脏以温精血,熟地填补真阴,肉桂温暖真阳,萸肉涩精秘气,当归养血营经,杜仲补肾脏以作强,予姜暖胃气以散寒冷,菟丝填补肾脏也。陈酒丸,盐汤下,俾肾脏充足,则真阳秘密,而寒邪自散,水府蓄泄有权,安有溲溺遗失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火精散

    药方名称火精散处方硫黄4分,胡椒6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症心腹冷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3分,烧酒调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丹栀饮

    药方名称丹栀饮处方丹皮、栀子、丹参、忍冬藤、生草。功能主治肝火胁痛,经脉热伤。摘录《医级》卷七

  • 安胎止痛汤

    药方名称安胎止痛汤别名止痛汤处方当归1两,阿胶(炙)1两,干地黄1两,黄连1两,芍药1两,鸡子1枚,秫米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妊娠重下,痛引腰背。用法用量止痛汤(《准绳·女科》卷四)。注意忌芜荑。摘

  • 补真丹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补真丹药方名称补真丹处方蜜半斤(炼熟,以绵滤去沫),酥油4两,牛髓4两,杏仁4两(去皮尖),核桃仁4两(汤去皮),山药4两,白茯苓4两。制法上药各为末,炼蜜、酥并髓,下诸药拌

  • 柴胡六味地黄汤

    药方名称柴胡六味地黄汤处方熟地5钱,淮山2钱,柴胡1钱5分,萸肉1钱5分,茯苓1钱5分,丹皮1钱5分,泽泻(盐水炒)1钱。功能主治久疟热未退,口干唇焦。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 椒豉散

    药方名称椒豉散处方豆豉3两(炒黑焦),生椒3两(去目)。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耳疮。用法用量以津调,看多少敷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四

  • 耳聋烧肾散

    药方名称耳聋烧肾散处方磁石1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戟1两,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每服用猪肾1只(去筋膜,细切),

  • 东方一号膏

    药方名称东方一号膏处方川茅术30g,黄柏30g,汉防己30g,宣木瓜30g,元胡索30g,郁金30g,生地榆30g,白及60g(切片),冰片(冷后加)240g,生石膏240g,炉甘石240g(另配,以

  • 加味败毒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加味败毒散药方名称加味败毒散处方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麸炒,去瓤)桔梗甘草(炙)人参茯苓川芎大黄(蒸)苍术(米泔浸)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治三阳经脚气流注,脚踝上焮热赤肿

  • 八味地黄汤

    药方名称八味地黄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