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仙散

地仙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去木.二两)防风(去芦.一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伏暑,烦热不安,及烦热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卫生宝鉴》卷五: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生津液。主心脏积热口干,或烦渴,颊赤,舌涩,及汗后余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青蒿5-7叶,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无青蒿,用竹叶5-7片。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得效》卷九: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1两,甘草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生津液而清肺火。主骨蒸肌热,一切虚劳烦躁。

用法用量每用3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九

《本事》卷四: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洗,去心)1两,防风(去钗股)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主骨蒸肌热。伤寒、伏暑后烦热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竹叶7片,煎至7分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地骨皮气味苦甘寒,入手太阴、足厥阴,能治有汗之骨蒸;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此治骨蒸内热,阴虚烦躁,津液欲伤者,再以生姜之辛温而散,竹叶之辛凉而清,使内外和平,则病魔焉有不去者乎。

摘录《本事》卷四

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2钱半,鸡苏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骨蒸肌热,一切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淡竹叶3-5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

猜你喜欢

  • 葱豉荷米煎

    《重订通俗伤寒论》:葱豉荷米煎药方名称葱豉荷米煎处方鲜葱白1枚(切碎)淡香豉6克 苏薄荷1.2克(冲)生粳米30粒功能主治和中发汗。主小儿伤寒初起一二日,头痛身热,怕冷无汗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重

  • 长春药酒

    药方名称长春药酒处方黄耆12两(蜜炙,煎膏),大生地6两(铜刀切片),金银花4两,当归4两,甘草(去皮,蜜炙)两半,地骨皮(甘草水洗)2两,广陈皮(去白)1两。功能主治痈疡;外科虚证;劳伤虚损。用法用

  • 八正合剂

    药方名称八正合剂处方瞿麦118g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大黄118g滑石118g 川木通118g栀子118g甘草118g灯心草59g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苦、微甜。炮制以上九味,车前子

  • 疏风通闭丸

    药方名称疏风通闭丸处方归身90克川芎21克白芍15克葛根9克秦艽15克 丹皮60克 生地90克赤芍15克天麻9克丹参60克茯神45克泽兰120克制法上药煎汤,和蜜为丸,辰砂为衣,每丸重6克。功能主治养

  • 和胎调气饮

    药方名称和胎调气饮处方陈皮(去白,炒)2钱,黄芩(酒炒)1钱5分,茯苓(炒)1钱,白术(蜜炙)1钱,枳壳(麸炒)8分,苏梗8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妊娠八月,胎气不安,气逆气喘,不问有无外感。用法用量

  • 独活细辛散

    药方名称独活细辛散别名独活散处方独活1钱,细辛1钱,附子(炮,去皮脐)1钱,甘菊花1钱,麻黄(去芦)1钱,白芷1钱,五味子(杵,炒)1钱,紫菀茸1钱,赤茯苓1钱,肉桂1钱,白术1钱,川芎1钱,桑白皮1

  • 调中消食汤

    药方名称调中消食汤处方川朴1钱,姜夏3钱,广木香1钱,炒麦芽5钱,炒车前3钱,炒神曲3钱,炒枳壳2钱,砂仁8分(冲),赤苓3钱。功能主治泄泻脘闷,嗳腐吞酸,宿食不化。摘录《镐京直指》

  • 白虎骨酒

    药方名称白虎骨酒处方虎骨2两,怀牛膝1两3钱,木瓜1两,蚕沙1两,没药6钱,海藤6钱,桂楠1两3钱,年健8钱,地枫8钱,赤术8钱,西花1两,桂枝6钱,当归8钱,川断6钱,防风7钱,白花蛇1两3钱,鹿胶

  • 诃子膏

    《卫生总微》卷十四:诃子膏药方名称诃子膏处方诃子1两,甘草1分。制法诃子每个分作2片,加甘草,水1大盏,煮至水尽为度,焙,轧为末,炼蜜和膏,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用1大豆许,以薄荷熟

  • 厚朴煮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厚朴煮散药方名称厚朴煮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高良姜1两,白术1两,干木瓜(锉)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煨,去壳)2枚,甘草(炙,锉)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