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橘汤

参橘汤

《直指》卷七:参橘汤

药方名称参橘汤

处方人参半两,真橘红半两,石莲肉半两,透明乳香1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1钱,姜汤点服。

摘录《直指》卷七

医学集成》卷二:参橘汤

药方名称参橘汤

处方洋参1两,橘红1钱。

功能主治喉证。元阳飞越,痰如拽锯者。

用法用量浓煎,加姜汁,竹沥冲服。缓则不救。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参橘汤

药方名称参橘汤

处方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枇杷叶(去毛,姜汁炙)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肺未和,痰壅欲吐,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 醇醨汤

    《外台》卷五引《深师方》:醇醨汤药方名称醇醨汤处方生姜3两,乌梅3-7枚(劈,一方14枚),甘草3两(炙),桂心2两,常山3两,蘘荷根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曰醇,未发时

  • 开邪散

    药方名称开邪散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前胡1钱,柴胡1钱,甘草5分,猪苓2钱,人参1钱,青皮1钱,枳壳1钱,白豆蔻3分,山楂1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健脾胃之土,散太阳之邪,消痰化食。主发疟先腰痛头疼且

  • 葛花汤

    药方名称葛花汤处方葛根面、小豆花、藿香叶、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香附子、车前子、葛花、葛蕊、白檀、木香、丁香、沉香、橙皮、陈皮、姜屑、官桂、白术、泽泻、茯苓、人参、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汤点服,

  • 宽快汤

    《仁斋直指》卷十五:宽快汤药方名称宽快汤处方香附(杵净)60克 天台乌药(去心)枳壳(制)各45克 缩砂仁15克 苏子(炒)15克 青木香9克甘草(炙)2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治气不下降

  • 上丹

    药方名称上丹处方五味子半斤,蛇床子、百部根(酒浸一宿)、菟丝子(酒浸.别研)、白茯苓、肉苁蓉(酒浸)、枸杞子、柏子仁(别研)、杜仲(炒断丝)、防风(去叉)、巴戟(去心)、山药、远志(去心),各二两。炮

  • 白霜丸

    药方名称白霜丸处方铅白霜半钱,人参半钱,茯苓半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青豆大。功能主治镇心惊。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作“铅白霜丸”。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

  • 款气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款气汤药方名称款气汤处方牵牛子(炒熟)1两,马兜铃1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心腹气胀,喘粗不下食。小儿疳气食积。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

  • 地黄石英酒丸

    药方名称地黄石英酒丸处方生地黄16斤(10月采,取肥大者佳,细切),石英五大两,无灰清酒2斗。制法以坩土锅盛石英,烧令极赤,纳酒中,去石,以地黄纳酒中浸之,经3日出之,晒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惟留

  • 消肿散

    《外科真诠》卷下:消肿散药方名称消肿散处方乳香3克白及3克牡丹皮3克 上冰片0.6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治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痛甚,如火之烧。用法用量用羊脂调涂。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 硫痒膏

    药方名称硫痒膏处方硫黄粉1两,止痒药膏9两。制法上药调匀。功能主治止痒杀虫,润肤收敛。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阴囊湿疹。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注意急性皮疹,及新鲜肉芽疮面勿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