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厚朴麻黄汤

药方名称厚朴麻黄汤

别名厚朴石膏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厚朴9克麻黄12克石膏9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小麦30克五味子6克

功能主治治咳而脉浮者。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煎取7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厚朴麻黄汤

药方名称厚朴麻黄汤

别名厚朴石膏

处方厚朴5两,麻黄4两,石膏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2两,细辛2两,小麦1升,五味子半升。

功能主治咳而脉浮。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

用法用量厚朴石膏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各家论述1.《医门法津》:若咳而其脉亦浮,则外邪居多,全以外散为主,用法即于小青龙汤中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厚朴石膏小麦,仍从肺病起见。以故桂枝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概示不用,而加厚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引入胃中,助其升发之气,一举而表解脉和,于以置力于本病,然后破竹之势可成耳。一经裁酌,直若使小青龙载肺病腾空而去。

2.《沈注金匮要略》:此以脉之浮沉而分肺之营卫受病也。咳而脉浮,风邪在卫,即肺胀之类,其病尚浅,当使邪从表出。故以厚朴杏仁下泄胸中气实,麻黄开腠驱邪、石膏以清风化之热,辛、半、干姜兼驱客寒而涤痰饮,五味收肺之热,小麦以调脾胃也。

3.《古方选注》:厚朴麻黄汤,大、小青龙之变方也。咳而上气作声,脉浮者,是属外邪鼓动下焦之水气上逆,与桂枝、芍药、甘草和营卫无涉。故加厚朴以降胃气上逆,小麦以降心气来乘,麻、杏、石膏仍从肺经泄热存阴,细辛半夏深入阴分,祛散水寒,干姜、五味摄太阳而监制其逆,一举而泄热下气,散邪固本之功皆备,则肺经清肃之令自行,何患咳逆上气作声有不宁谧者耶?

临床应用咳嗽:朱某,病患咳嗽,恶寒头疼,胸满气急,口燥烦渴、尿短色黄,脉浮而小弱。以《金匮》厚朴麻黄汤服药三剂,喘满得平,外邪解,烦渴止。再二剂,诸恙如失。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真方圣散子

    药方名称真方圣散子处方御米壳3两(捣碎,醋炒黄色),肉豆蔻(面裹煨,去面)1两,赤石脂1两,乌鱼骨(去皮)1两,甘草(炙黄)1两,楝丁香1两,诃子皮1两,干姜(炮)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固养脾胃

  • 龙泉散

    《兰室秘藏》卷下:龙泉散药方名称龙泉散处方龙泉粉(炒)瓦粉 广茂 京三棱(酒洗,炒)昆布各15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马刀。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

  • 钉胎丸

    药方名称钉胎丸处方杜仲(糯米汁浸炒)8两,续断(酒浸炒)2两,山药6两。制法上为末作丸。功能主治频惯堕胎,3-4月即坠者。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孕后2月即服之。摘录《青囊秘传》

  • 橄榄萝卜饮

    药方名称橄榄萝卜饮处方橄榄400克 萝卜500~1000克制法将橄榄与萝卜同煎汤。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适用于支气管炎、肝气郁滞、扁桃腺炎等。用法用量代茶,随意饮服。摘录《民

  • 胡桃粥

    药方名称胡桃粥处方胡桃肉1升。功能主治补肾益肺润肠。主石淋痛楚,便中有石子者;老年肾亏腰疼,腿脚软弱无力,肺虚久咳,气短喘促,慢性便秘,小便淋漓不爽,病后衰弱。用法用量细米煮浆粥1升,相和顿服。即瘥。

  • 关节炎汤2号

    药方名称关节炎汤2号处方黄耆24g,党参15g,白术9g,制附片6g,白芍9g,桂枝9g,生地9g,熟地9g,细辛2g,独活9g,桑寄生30g,十大功劳叶12g,牛膝9g。功能主治补气益肾,散寒通络。

  • 双调祛风汤

    药方名称双调祛风汤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黄芪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20克,黑芝麻20克,何首乌15克,黑故纸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调补阴阳。主风湿侵入毛孔,以致

  • 橘红石斛汤

    药方名称橘红石斛汤处方橘红2钱,甘草1钱半,石斛2-3钱,茯苓1钱半,神曲(炒)1钱,山楂1钱,半夏1钱8分。功能主治胃不和则卧不安。用法用量如胃热口渴,加石膏、花粉。摘录《会约》卷七

  • 脾肾双补丸

    药方名称脾肾双补丸处方人参(去芦)500克 莲肉(去心,每粒分作八小块,炒黄)500克菟丝子(如法研细末)750克五味子(蜜蒸,烘干)750克山茱萸肉(拣鲜红肉厚者,去核,烘干)500克 真怀山药(炒

  • 加减小建中汤

    《医学从众录》卷一:加减小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小建中汤处方人参归身(米拌炒)桂枝木白芍兰枣功能主治治虚劳,胃阳已弱,卫气不得拥护,背微寒,肢微冷,痰多微呕,食减不甘,小便短赤,大便微溏,脉右虚左小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