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蓍(去芦)、川芎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上一十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十全大补汤

别名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补汤《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耆(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十昧,锉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备注本方是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耆肉桂所组成。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耆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着。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补中丸

    《竹林女科》卷四:补中丸药方名称补中丸处方川芎1两,当归1两,黄耆(蜜炙)1两,白术(蜜炙)1两,人参1两,白芍1两,杜仲(盐水炒)1两,川续断1两,阿胶(炒珠)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蜜炙)5

  • 寿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寿星丸药方名称寿星丸别名琥珀丸(《普济方》卷一O一)。处方天南星500克(先用炭火放地坑中烧通红,去炭。以酒3.3升倾坑内,候渗酒尽,下南星在坑内,以盆复坑,周围用火拥定,勿

  • 土豆汁

    药方名称土豆汁处方鲜土豆适量制法将鲜土豆(发芽的不用)洗净榨汁。功能主治和胃调中,健脾益气。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用法用量饭前每次服2汤匙。摘录《民间验方》

  • 加减七宝饮

    药方名称加减七宝饮处方恒山(醋制,炒)、槟榔、草果仁、甘草、厚朴(姜制)、乌梅、青蒿、知母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疟疾,热多寒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碗,酒1盏,同煎至1大盏,露1宿,来

  • 栝楼酒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六:栝楼酒药方名称栝楼酒别名栝楼散处方栝楼1枚(黄大者,锉碎)。制法上熟捣令烂,用好酒5盏,煎取3盏,去滓。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下或少。用法用量栝楼散(《普济方》

  • 苏合香圆

    药方名称苏合香圆处方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子(炒去毛)、朱砂(干.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拨,各二两。龙脑(研)、苏合香油

  • 救急定中丸

    药方名称救急定中丸处方紫苏叶(生,晒)1两5钱,木香(生,晒)1两,制香附(炒)2两,藿香(生,晒)2两,槟榔(炒)1两,紫厚朴(姜汁炒)1两,江枳壳(麸炒)1两5钱,山楂炭3两,焦麦芽3两,砂仁(盐

  • 参茸固本还少丹

    药方名称参茸固本还少丹处方白芥子2斤半,砂仁6斤4两,白芍3斤半,莲子5斤,花椒2斤半,焦术5斤,黄芩5斤,远志2斤半,巴戟天3斤半,山药7斤半,小茴香6斤4两,菟丝子7斤半,故纸3斤12两,麦芽7斤

  • 再造活血止痛散

    药方名称再造活血止痛散处方大黄红花各1.5克当归柴胡各6克 花粉穿山甲各3克桃仁50粒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阻胸胁疼痛。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空腹时热服。摘录《跌损妙方》

  • 金水两滋汤

    药方名称金水两滋汤处方麦冬1两,天门冬3钱,桔梗1钱,甘草1钱,熟地1两,茯苓3钱,山药5钱,肉桂3分,白术3钱,紫菀1钱,白芥子2钱。功能主治贪恋房帏,纵情色欲,感冒外邪,伤风咳嗽,睡卧不宁。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