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坚膏

化坚膏

《点点经》卷三:化坚膏

药方名称化坚膏

处方昆布海藻桃仁红花半夏乳香黄连大黄没药黄柏知母、寸香、瓦茎(煅)各等分,活脚鱼(不拘大小)1个,苋菜1把。

制法用清油(即芝麻油)1斤半,浸1日,熬枯去滓,以金丹6两收油用,贴时仍用寸香1分,掷入膏上。

功能主治肚腹坚,或浮起有形,或满腹行走,不时作痛,心胸胀闷,气胀吼喘。

用法用量用膏贴硬处。然后用攻破之剂,以硬变软为度。如坚又移别处,原贴之膏不动,另取1片贴之。

注意忌发物。

摘录《点点经》卷三

《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化坚膏

药方名称化坚膏

处方夏枯草6两,昆布6两,海藻6两,干姜3两,鹿角3两,五灵脂3两,甘遂3两,大戟3两,牡蛎3两,白芥子3两,雄黄3两,肉桂3两,麝香3钱,信石3两。

制法雄黄肉桂信石麝香单包;将夏枯草等10味,碎断,另取麻油240两,置于锅内,微热,将夏枯草等药料倒入,炸枯,捞除残滓,取油过滤,即得药油;炼油,下丹,去火毒。将上列雄黄肉桂信石3味分别轧为细粉;将麝香3钱研细,与雄黄肉桂信石细粉陆续配研,取膏油加热熔化,待爆音停止,水气去尽,晾温,兑入细料搅匀,将膏油分摊于纸褙上,微晾,向内对折。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坚止痛。主痰核瘰疬,乳核疮疖,红肿坚硬,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用时温热化开,贴于患处。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

《中医伤科学讲义》:化坚膏

药方名称化坚膏

处方白芥子2两,甘遂2两,地龙肉2两,威灵仙2两5钱,急性子2两5钱,透骨草2两5钱,麻根3两,细辛3两,乌梅肉4两,生山甲4两,血余1两,江子1两,全蝎1两,防风1两,生草乌1两,紫硇砂6钱(后入)。

制法用香油5斤,东丹2斤半,将上药入香油内熬枯去滓,炼油,滴水成珠时下丹,将烟搅净后再下硇砂

功能主治祛风化瘀。主损伤后期,软组织硬化或粘连者。

用法用量敷贴。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猜你喜欢

  • 益肾健脾汤

    药方名称益肾健脾汤处方黄芪12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炒山药9克,甘草4克,茯苓9克,石苇9克,野山楂9克,丹参9克,制萸肉9克。功能主治益肾健脾,化湿消肿。主肾气亏虚,水湿泛滥,脾运失职。用法用量

  • 香连片

    药方名称香连片处方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木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水煎液滤过,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黄连用

  • 谷精龙胆散

    药方名称谷精龙胆散处方生地黄、红花、荆芥、龙胆草、木通、甘草、赤芍药、谷精草、白茯苓、鼠粘子。功能主治清肝祛火。主小儿风热,两眼红肿,羞明刺痛难忍,而痘随出者。用法用量上加灯心,煎服。摘录《准绳·幼科

  • 加味通经导滞汤

    药方名称加味通经导滞汤处方当归9克,川芎6克,川牛膝9克,独活9克,茯苓12克,泽泻9克,乌药15克,红花9克,穿山甲9克,陈皮3克,枳壳9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瘀血停滞,气血运

  • 阿胶煎丸

    药方名称阿胶煎丸处方伏道艾(取叶去梗,捣熟,筛去粗皮,只取艾茸,称取2两,米醋煮1伏时,候干研成膏),阿胶3两(炙),糯米(炒)1两,大附子(炮,去皮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制法上为末,入煎

  • 苍术白虎汤

    药方名称苍术白虎汤处方人参白虎汤加苍术1钱。功能主治平生素虚及老人伤暑壮热、汗多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三

  • 柏脂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柏脂膏药方名称柏脂膏处方柏油500克 黄蜡250克杏仁45个(锉)朴消30克制法上药放铁器内熬,加老生葱3根,—顺搅五七沸,滤过成膏。功能主治治干湿癣。用法用量搽患处。摘录《卫生宝

  • 鸡肠菜羹

    药方名称鸡肠菜羹处方鸡肠草1斤。功能主治小便数。用法用量上于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作粥亦得。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九引《食医心鉴》,名见《医方类聚》卷一三六

  • 顺荣汤

    药方名称顺荣汤处方大黄30克(酒浸,蒸熟,锉)当归30克荜茇15克 鬼箭30克枳壳30克(去瓤,麸炒)赤芍药15克猪牙皂角15克(火上炙)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积,血块、瘕症,腹大,内有块形,

  • 退痛膏

    药方名称退痛膏处方苎麻根120克制法用水酒糟250毫升,与上药共捣如泥。功能主治治足痛,或左或右,或钉痛不移。用法用量敷痛处,包紧。勿令风吹,以一日为度。摘录《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