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匿虫)丸

化(匿虫)丸

类证治裁》卷七:化(匿虫)丸

药方名称化(匿虫)丸

处方桃仁3钱,槐子3钱,陈艾3钱。

功能主治虫蚀其肛,上唇有疮;谷道微痒,粪后蛆虫。

用法用量红枣肉为丸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外科集腋》卷二:化(匿虫)丸

药方名称化(匿虫)丸

处方鹤虱使君子槟榔芜荑、苦楝、白矾

制法上为末,打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狐惑疮。因大肠湿热生虫,蚀透肛内,见久嗽不已,饥则胸中大痛,上唇生白点,肠头作痒。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外科集腋》卷二

《万氏家抄方》卷六:化(匿虫)丸

药方名称化(匿虫)丸

处方芦荟2钱2分,使君子肉2钱2分,龙胆草2钱2分,黄连(炒)2钱,五灵脂1钱5分,川楝肉1钱5分。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麻疹口疳。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化(匿虫)丸

药方名称化(匿虫)丸

处方黄连半两,蜀椒(去闭目者,用开口者,炒去汗)2钱,苦楝根白皮(阴干)2钱。

制法上为末,用乌梅肥者7个,艾汤浸,去核,捣烂为丸。

功能主治痘后狐惑,其人好睡,默默不欲食。上唇有疮,虫蚀其肝;下唇有疮,虫食其脏;其声哑嘎,上下不定。

用法用量艾汤送下。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直指小儿》卷三:化(匿虫)丸

药方名称化(匿虫)丸

别名化虫丸

处方芜荑芦荟青黛(干)、川芎白芷梢、胡黄连、川黄连虾蟆灰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浸糕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肺热疳,鼻(匿虫)蚀穿孔,汗臭,或生息肉。

用法用量化虫丸(《金鉴》卷五十二)。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猜你喜欢

  • 鹅管眼药

    药方名称鹅管眼药处方甘石3两,琥珀2钱,朱砂1钱5分,牛黄5分,梅片3钱,雄黄1钱5分,珍珠1钱,麝香5分,青鱼胆5个,熊胆1钱,蕤仁1钱。制法上为末,用黄连、大黄、甘草煎膏成条,阴干,入鹅管内封固。

  • 六味地黄汤加减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汤加减处方生地12克,萸肉6克,山药6克,丹皮6克,泽泻6克,茯苓9克,竹叶9克。功能主治滋肾养阴,佐以清虚火。主肾水衰惫,虚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岳美中方

  • 消肿止痛散

    药方名称消肿止痛散处方芙蓉叶30克 陈小粉45克五倍子生南星 生半夏生草乌各9克制法共研末。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痈疽初起。用法用量醋调敷。摘录《疡医大全》卷八

  • 加减六柱饮

    药方名称加减六柱饮处方人参、白茯苓、木香、肉豆蔻、诃子、益智仁、白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诸病坏证,久下脓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 均气散

    《御药院方》卷十一:均气散药方名称均气散处方桑白皮2两,陈皮(去白)1两半,桔梗1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1两,藿香叶半两,木通4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脾肺气逆,喘嗽面浮,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 火府丹

    《普济方》卷四十三引《旅舍备要方》:火府丹药方名称火府丹别名火府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四)。处方生干地黄(焙)120克黄芩(去黑心)木通(锉)各60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上焦

  • 二合消毒散

    药方名称二合消毒散处方文蛤(捶碎,炒黑色,为末)3两6钱,轻粉(研)3钱,黄柏(去皮,蜜炙,为末)2两,寒水石(煅,为末)1两。制法上为末,合为1处,用新凉水1半,蜂蜜1半调合,不稀不稠。功能主治痈疽

  • 何首乌酒

    《赤水玄珠》卷十一:何首乌酒药方名称何首乌酒处方何首乌(大而有花者)牛膝各500克制法以好酒1升,浸七宿,焙干,于木臼中捣末,蜜和为丸。功能主治治骨软风,腰膝痛,行履不得,遍身瘙痒。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时

  • 辟暑丹

    药方名称辟暑丹处方雄黄、白石脂、曲滩中石、磁石、丹砂各等分。制法各研细末,水飞过,候干,同研令匀,以炼成白松脂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避暑。主用法用量《遵生八笺》有人乳,无曲滩中石。摘录《圣惠》卷九

  • 葶苈猪苓散

    药方名称葶苈猪苓散处方葶苈、茯苓、猪苓、白术、苍术、泽泻、瞿麦、车前子、川芎、当归、赤芍、生地。功能主治渗水利湿。主水分。脾虚不能制水,血与水散于皮肤、肠胃之间,发为浮肿,小水不通,而后经水断绝。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