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真武汤

加减真武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真武汤

药方名称加减真武汤

处方白术4钱,吴茱萸4钱,附子3钱(炙),茯苓4钱,延胡索3钱,槟榔2钱,白芍2钱,炮姜3钱。

功能主治年老偶感寒邪,头痛恶寒,而不发热,腹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姜、附、吴茱萸温中,以延胡、槟榔行气,以焦术、茯苓益脾,少佐白芍敛阴和营。中宫温暖,则腹痛自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加减真武汤

药方名称加减真武汤

处方茯苓(去黑皮)3分,芍药3分,白术3分,五味子(炒)3分,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细辛(去苗、叶)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少阴证。2-3日不已,至4-5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呕或咳。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4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实用中医儿科手册》:加减真武汤

药方名称加减真武汤

处方附子1-1.5g,茯苓2-3g,红花2-3g,黄耆2-3g,白术1.5-3g,人参1.5-3g,赤芍1-2g,当归1-2g,川芎1-2g,地锦草5-9g。

功能主治温阳利水,活血化瘀。主新生儿硬肿症,属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型。

注意对体重大低的(如2公斤以下)新生儿应酌情减量。

摘录《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猜你喜欢

  • 六神汤

    《永类钤方》卷十三:六神汤药方名称六神汤处方莲房干葛枇杷叶甘草瓜蒌根黄耆各等分制法哎咀。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三消渴疾。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圣济总

  • 扁鹊四圣散

    药方名称扁鹊四圣散处方紫草、白芍药、黄耆、木通各等分。功能主治痘在七八朝盛浆未足,火毒未解之际。各家论述紫草凉血解毒,白芍实腠以养血,黄耆补气以助浆,恐气血滞而不行,再用木通流走关节,令心家之火泄于小

  • 加味金龙丸

    药方名称加味金龙丸处方大枫子(去壳)10两,伏龙肝3两,芎藭2两,连翘2两,皂角刺2两,大黄2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大麻风。用法用量用后当下脓血、赤水。其虫若系紫黑色者,为多年之病;若系红色者,为

  • 平肝健脾方

    药方名称平肝健脾方处方赤芍18克,川芎18克,当归12克,丹参18克,郁金18克,牛膝18克,茺蔚子18克,刺蒺藜18克,蝉蜕12克,神曲12克,焦山楂12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平肝健脾。主肝旺脾虚。

  • 加味乌荆丸

    《三因》卷十六:加味乌荆丸药方名称加味乌荆丸处方川乌(汤洗,浸3、5次,去皮尖,焙干称)半斤,荆芥穗半斤,杜当归(水浸3日,洗,焙干称)1斤,薄荷5两。制法上为细末,好醋煮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和解化疟汤

    药方名称和解化疟汤处方葛根2钱,银柴1钱半,黄连1钱半,草果仁1钱半(研),槟榔3钱,藿香2钱,陈皮2钱,厚朴2钱(炙),猪苓3钱,茵陈2钱。功能主治和解少阳表里之半,分消三焦上下之势。主疟疾。用法用

  • 坎离丹

    《魏氏家藏方》卷六:坎离丹药方名称坎离丹处方伏火灵砂(细研)1两半,阳起石(酒煮)1两半,磁石(火煅,醋淬7次)1两半,钟乳粉1两半,龙齿1两(黑豆蒸1日,去豆)。制法上为细末,粽角为丸,如绿豆大。功

  • 伏火四种玉粉丹

    药方名称伏火四种玉粉丹别名白金丹处方握雪礜石2两,寒水石2两,阳起石2两,砒霜1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补益下元。主一切冷疾,诸疟痢。用法用量先取1通油瓶子,以六一泥固济,可厚3分以来,待干;乃先

  • 柴胡饮子

    《宣明论方》卷四:柴胡饮子药方名称柴胡饮子别名人参柴胡饮子(《医门法律》卷五)。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黄当归芍药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除,汗后

  • 宣络通痹汤

    药方名称宣络通痹汤处方当归15克,熟地15克,苍耳子10克,蜂房10克,乌蛇20克,土鳖虫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山甲珠10克,山龙30克,淫羊藿20克,鸡血藤25克,蜣螂5个,海桐皮15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