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一汤

六一汤

传信适用方》卷三: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真绵黄耆6两(箭簳者是也,木耆不堪,误人,以刀劈开揭薄,用白沙蜜不酸者1两,微入水少许调解,则易涂蘸,候搓匀,炙之微紫色,候冷锉碎,不碾罗),横纹甘草(炙,细锉)1两。

制法上拌匀。

功能主治五发:发脑,发鬓,发眉,发颐,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抄5钱,水1盏,煎至7分服之,日3服,夜2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魏氏家藏方》卷二: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别名升降六一汤、升降气六一汤

处方附子5两(炒,去毛),藿香叶1两(去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升降气。主一切气病。气郁中外,膺肿颈痛,胸满腹胀,名曰厥逆。

用法用量升降六一汤(《内经拾遗》卷二)、升降气六一汤(《普济方》卷一八二引《经效济世方》)。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黄耆6钱,甘草(炙)1钱。

功能主治专发痘疮之脓。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6分,入酒2分,同煎至半盏,温服。更加橄榄同煎尤好,加山药亦得。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白术12两,甘草2两,人参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养脾胃,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以1钱,入盐少许,如茶点进。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痘学真传》卷七: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黄耆6钱,桔梗1钱。

功能主治凡痘起胀迟缓,皮薄浆清者。

各家论述黄耆托卫气以健脾,桔梗清利肺家以制火。

摘录《痘学真传》卷七

《鸡峰》卷二十五: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别名白术六一汤

处方白术6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和胃气;常服育神温胃,逐湿消痰。主脾胃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胀,口苦无味,呕哕恶心,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肠虚自利,肌体瘦弱,膈气翻胃。

用法用量白术六一汤(《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胡椒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胡椒汤药方名称胡椒汤处方红豆、肉桂(不见火),各一两;胡椒六两,干姜(炒)三两,桔梗(焙)三十两,甘草(炒)七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

  • 消石矾石散

    药方名称消石矾石散别名消石散(《圣济总录》卷六十),矾石散(《鸡峰普济方》卷九)。处方消石矾石(烧)等分制法上二味,为散。功能主治消瘀清热。治女劳疸。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少腹满急,小便难,额上黑,足下

  • 八卦串

    药方名称八卦串处方茵陈1钱,苍术1钱,白术5分,槟榔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黄病。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患雅补》卷二

  • 柴胡三棱饮

    药方名称柴胡三棱饮处方柴胡、神曲、黄芩、莪术、人参、三棱、枳实、陈皮、半夏、乌梅、青皮、茯苓、厚朴、槟榔、甘草。功能主治小儿食积。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草果3瓣,水煎服。摘录《医便》卷五

  • 梨汁饼子

    药方名称梨汁饼子处方朱砂(别研)2钱,粉霜(别研)2钱,马牙消(别研)2钱,水银2钱,硫黄2钱(与水银结砂子),牛黄(别研)半钱,龙脑(别研)半钱,麝香(别研)半钱,铁粉半两(别研),天南星2两(为末

  • 坎离互根汤

    药方名称坎离互根汤处方生石膏3两(细末),玄参1两,生淮山药8钱,甘草3钱,野台参4钱,鲜白茅根6两(洗净,切碎),生鸡子黄3枚。制法先将茅根煎三四沸,去滓,纳余五味,煎汤三钟,分3次温服。功能主治伤

  • 洪氏肥儿丸

    药方名称洪氏肥儿丸处方白术(土炒)5钱,白芍(酒炒)5钱,白苓(去皮)5钱,苡仁5钱,山药5钱,芡实5钱,人参2钱半,肉蔻(捶去油,先以面裹煨熟)2钱半,砂仁(微炒)2钱半,广香(不见火)2钱半,楂肉

  • 参麦茯苓粥

    药方名称参麦茯苓粥处方真人参1钱,白茯苓6钱,麦冬,5钱(去心)。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津液不足,及邪盛正虚。用法用量同白粳米1钟熬成粥。先以盐汤漱口,再食粥。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 金丝散

    药方名称金丝散处方川大黄半两(生),全蝎半两(怀干,不见火),南星半两(炮),川郁金半两,巴豆1钱(去壳,不出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咽喉急患,至重者。用法用量毒壮者,每服小钱重;弱者,每服半钱;小

  • 填坎汤

    药方名称填坎汤处方山茱萸30克茯苓30克巴戟天15克肉桂9克车前子9克 北五味9克人参9克芡实30克白术60克功能主治治长年作泻,五更时必痛泻二三次,重则五六次,至日间反不作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