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催汤丸

催汤丸

《中国药典》:催汤丸

药方名称催汤丸

处方木香膏30g 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 木藤蓼(去皮)50g 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 毛诃子(去核)20g 块根糙苏60g

来源系藏族验方。

性状为灰黄色的大丸,表面粗糙,纤维碎末明显;气香,味苦、辛、微咸。

炮制上九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八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痛。用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约400ml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ml,趁热服汤;一次1~2丸,一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用。

规格每丸重4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部:催汤丸

药方名称催汤丸

处方木香膏30g,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土藤蓼(去皮)50g,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毛诃子(去核)20g,块根糙苏60g。

制法以上9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8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每丸重4g。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主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约400毫升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毫升,趁热服汤,1次1-2丸,1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痢疾食料丸

    药方名称痢疾食料丸处方陈莱菔英2斤,陈茶叶2斤,阳春砂仁4两,陈蚕豆2斤(炒)。制法共为细末,用鲜荷叶13瓣,煎汤泛丸。功能主治痢疾,水泻。用法用量每服3钱,红痢,黄连1分煎汤送下;白痢,姜汤送下;红

  • 阳起石圆

    药方名称阳起石圆处方阳起石(酒浸半曰.细研)二两,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微炒)三分,熟地黄一两,牛膝(去苗.酒浸.焙)、干姜(炮)、白术,各三分。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百杵,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 溺白散

    药方名称溺白散处方溺垢(即妇人尿桶中白碱,火煅)15克 白霜梅(烧存性)枯白矾各6克功能主治解毒,祛腐。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上研细末。先用韭根、松萝茶,煎成浓汁,乘热以鸡翎蘸洗患处,去净腐肉,见津鲜血

  • 芒消丸

    《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芒消丸药方名称芒消丸处方芒消3两,大黄3两,杏仁3两。制法上各别捣治,先末大黄,芒消下从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热呕吐。用法用量每服

  • 养胃汤

    《万病回春》卷三:养胃汤药方名称养胃汤处方香附砂仁木香枳实(麸炒)各2克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陈皮各3克白豆蔻(去壳)藿香厚朴(姜汁炒)各2克甘草(炙)0.6克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用法

  • 立愈汤

    药方名称立愈汤处方何首乌9克 土茯苓30克天麻6克当归6克防风6克功能主治治一切头痛。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三剂或四剂。摘录《春脚集》卷一

  • 葛散子

    药方名称葛散子处方葛(炒)6分,雄黄6分,甘草(炙)6分,当归3两(好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婴儿惊痫掣疭,1日1夜百余发者。用法用量取1小豆大,乳汁和令咽之,1日3-4次。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五

  • 黄耆葛根汤

    药方名称黄耆葛根汤处方黄耆1两,葛根5钱。功能主治酒郁,内热恶寒。用法用量水煎服。大汗而愈。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酒资湿热,得气化行,自可免于酒病焉。今气虚不能自运其湿热,故以黄耆补气,即用葛根解肌。

  • 开郁种玉汤

    药方名称开郁种玉汤处方白芍(酒炒)30克香附(酒炒)9克当归(酒洗)15克白术(土炒)15克 丹皮(酒洗)9克茯苓(去皮)9克 花粉6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调经种子。治妇人肝气郁结所致的不孕症。用法用量

  • 二青散

    药方名称二青散处方青黛白及白蔹白薇白芷白鲜皮朴消水龙骨黄柏各30克天花粉90克大黄120克 青露(即芙蓉叶)9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一切焮热红肿,热痛阳毒,脓未成者。用法用量用醋蜜调敷。如已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