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淋散

五淋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处方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山栀子仁,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别名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木通(去节)滑石甘草(炙)各180克 山栀仁(炒)420克赤芍茯苓(去皮)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去根,日干)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浊。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处方茯苓180克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150克赤芍药(去芦,锉)山栀子仁各6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定风丹

    药方名称定风丹处方生明乳香3钱,生明没药3钱,朱砂1钱,全蜈蚣(大者)1条,全蝎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初生小儿绵风,其状逐日抽掣,绵绵不已,亦不甚剧。用法用量能因证制宜,再煮汤剂以送服此丹,则尤

  • 混元球

    药方名称混元球处方白马屎7粒,真川椒27粒,新艾7钱,河蚬7钱,槐皮1斤(切片,研末)。制法用蚯蚓屎作球,包众药在内,晒干。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日1球,安于马桶内烧,取烟熏。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

  • 加减草宝汤

    药方名称加减草宝汤处方黄耆4两,熟干地黄(汤泡十次)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当归(酒浸)1两,白术1两,半夏(汤泡七次)1两,白芍药1两,五味子1两,桂1两,甘草半两(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

  • 服枸杞方

    药方名称服枸杞方处方枸杞。功能主治消除百病,强健身体,益气力,行如走马,肤如脂膏。主用法用量正月上寅之日取其根,二月上卯之日捣末服之;三月上辰之日取其茎,四月上巳之日捣末服之,五月上午之日取其叶,六月

  • 寒谷春生丹

    药方名称寒谷春生丹处方熟地8两,冬白术6两,当归6两,枸杞6两,杜仲(酒炒)4两,仙茅(酒浸1日)4两,巴戟肉(甘草汤泡)4两,山萸肉4两,淫羊藿(羊脂拌炒)4两,韭子(炒黄)4两,肉苁蓉(酒洗,去甲

  • 莲花蕊散

    药方名称莲花蕊散处方莲花蕊1两半,黑牵牛头末1两半,当归半两,矾红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漏20-30年不愈者。用法用量先忌食肉5-7日,空心令食肉一顿,取温酒下药3钱。约两时辰,取下脓血或虫是效

  • 加味犀羚白虎汤

    药方名称加味犀羚白虎汤处方白犀角1钱,羚角片1钱半,生石膏8钱,知母4钱,生甘草8分,陈仓米3钱(荷叶包),白颈蚯蚓3支,陈金汁1两(冲),甘萝根汁1瓢(冲)。功能主治清热。主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和肝醒脾化湿丸

    药方名称和肝醒脾化湿丸处方醋柴胡3钱,青皮4钱(炒),炙香附6钱,白芍4钱(炒焦),藿香梗4钱,厚朴4钱(紫老),新会皮4钱,苍术4钱(炒),落水沉3钱,于术3钱(炒焦),白茯苓6钱,广砂3钱(仁),

  • 白银汤

    药方名称白银汤处方纹银不拘多少(或用银器一件亦可)、薄荷、灯草。功能主治小儿微有惊风,夜啼,体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调元托里汤

    《种痘新书》卷十二:调元托里汤药方名称调元托里汤处方人参、炙耆、当归、诃子肉、陈皮、桂枝(去皮)、羌活、防风、荆芥、赤芍、木香、红花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痒塌,泄泻。用法用量用水同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