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制香附丸

九制香附丸

《饲鹤亭集方》:九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九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420克 艾120克

制法将上药一次用酒,二次用醋,三次用盐,四次用童便,五次用小茴香60克,六次用益智仁60克,七次用丹参60克,八次用姜汁,九次用莱菔子6O克,先后分别煎汁,按春三日、夏一日、秋三日、冬七日浸制,随后晒干研为细粉,糊丸。

功能主治开郁健脾,调经安胎。治妇人经事不调,赤白带下,气血凝滞腹痛,胸闷胁胀,呕吐恶心,气块血块。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开水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惠直堂方》卷四:九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九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18两(杵净,分作9份,每份2两,1份酒制,1份醋制,1份盐水制,1份童便制,1份小茴2两煎汁制,1份益智仁2两煎汁制,1份栀子炒黑2两煎汁制,1份莱菔子2两煎汁制,1份白附子石菖蒲各1两共煎制。各汁俱春浸3日,夏浸1日,秋浸5日,冬浸7日,浸至日足,连渣同香附晒干,捡出香附,再将香附合1处,入砂锅内,用蕲艾5两,无灰陈酒同煮,酒干再添,再煮。须煮至香附黑色为度,取起晒干,为末听用),香附末8两,归身(酒洗)4两,大熟地(姜汁蒸)4两,大生地(姜汁蒸)4两,白芍(酒炒)4两,川芎(酒洗)3两,白术(土炒)4两,甘草(蜜炙)9钱,枣仁(炒)2两,人参1两,茯苓1两,天冬(去心)2两7钱,益母草(嫩叶)4两,山萸肉2两,真化皮2两,元胡(醋炒)1两,阿胶(蛤粉炒)4两,条芩(酒炒)2两,砂仁(连壳)1两5钱。

制法上药各制如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安胎。主妇人百病。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3钱,清汤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猜你喜欢

  • 西清汤

    药方名称西清汤处方桂枝1.5克栀子4,5克(姜汁炒)苏子4.5克 桑皮6克杏仁9克橘红3克半夏3克茯苓6克蒺藜9克郁金6克 姜3片功能主治治胆咳,咳呕苦水如胆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 黄耆托里汤

    药方名称黄耆托里汤处方黄耆、甘草、当归身、升麻、葛根、漏芦、连翘、防风、瓜蒌仁、黍粘子、皂角刺、白芷、川芎、肉桂、炒柏。功能主治解毒补血益气。主乳岩溃烂。用法用量水1盏,入酒1盏,煎服。各家论述《医钞

  • 疮肿风湿筋痛膏药

    药方名称疮肿风湿筋痛膏药处方桐油8两,嫩松香(白者)1斤,西朱(上好者,研)4两,黄丹(飞,炒)4两,葱汁1茶钟,姜汁1茶钟,乳香(去油,研)1两,没药(去油,研)1两,百草霜1升5合(筛)。制法上煎

  • 理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冲汤药方名称理冲汤处方生黄耆9克党参6克 于术6克 生山药15克天花粉12克知母12克三棱9克莪术9克 生鸡内金(黄者)9克功能主治益气行血,调经祛瘀。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

  • 绛袍散

    药方名称绛袍散处方五倍子2钱,真降香2钱。制法为末。功能主治刀伤。用法用量敷上。摘录《慈幼新书》卷十一

  • 土茯苓猪骨汤

    药方名称土茯苓猪骨汤处方猪脊骨500克 土茯苓50~100克制法猪脊骨加水适量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补阴益髓。适用于糖尿病。用法用量分2次服完。每日1服。摘

  • 陈紫苏散

    药方名称陈紫苏散处方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1两(锉),茴香根1两,独活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荆芥半两,赤茯苓1两,木瓜半两(干者),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制法

  • 开膈膏

    药方名称开膈膏处方党参5钱,白术5钱,苍术5钱,黄耆5钱,茯苓5钱,甘草5钱,生地5钱,熟地5钱,当归5钱,白芍5钱,川芎5钱,天冬5钱,麦冬5钱,黄连(同吴萸炒)5钱,黄柏5钱,知母5钱,贝母5钱,

  • 菊楂决明饮

    药方名称菊楂决明饮处方菊花10克 生山楂片15克 草决明子15克制法将决明子打碎,同菊花、生山楂片水煎。功能主治疏风散热平肝,润肠通便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兼有冠心病患者,对阴虚阳亢、大便秘结等症更有效。

  • 大中汤

    药方名称大中汤处方党参12克 制熟附2.1克茯苓9克白术4.5克当归6克 广皮3克厚朴3克枳壳3克乌药3克木香1.5克大枣2枚 姜3片功能主治主脾虚下痢,食少神疲,胸腹时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