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不泻内消丸

不泻内消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不泻内消丸

药方名称不泻内消丸

处方橘皮96两,砂仁16两,厚朴(炙)32两,麦芽(炒)32两,山楂64两,三棱(炒)16两,神曲(炒)30两,莪术(炙)16两,枳壳(炒)64两,香附(炙)32两,木香8两,青皮(炒)16两,莱菔子(炒)6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导滞化积,宽胸消胀。主脾胃失和,消化不良,胸满胀饱,恶心嘈杂。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王氏医存·附编》:不泻内消丸

药方名称不泻内消丸

处方香附2钱,白术2钱,枳实2钱,广皮2钱,神曲2钱,小山楂2钱,麦芽2钱,青皮2钱,制半夏2钱,砂仁1两,莱菔子1两,三棱1两,莪术1两。

制法各炒,为细末,水为丸,晒收。

功能主治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开水送下

摘录《王氏医存·附编》

猜你喜欢

  • 碧雪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碧雪药方名称碧雪处方芒硝、青黛、石膏(煅过.研飞)、寒水石(研飞)、朴硝、硝石、甘草、马牙硝,各等分。炮制上将甘草煎汤二升去滓,却入诸药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消

  • 神助散

    药方名称神助散别名葶苈散处方泽泻二两,椒目一两半,猪苓(去黑皮)二两,黑牵牛(微炒.取末)二两半,葶苈(炒香.别研)三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十种水气,面目,四肢、遍身俱肿,以手按之,随手而起,咳

  • 解交饮

    药方名称解交饮处方元明粉1钱。功能主治小儿初得伤寒两日,发时壮热,四肢寒,朝轻暮剧。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同卷人卫本作“解交饮子”。摘录《幼幼新书》(古籍本)卷十四引《谭氏殊圣》

  • 红衣大炮

    药方名称红衣大炮处方莪术1两,槟榔1两,锅灰1两,鹤虱1两,雷丸1两,使君子肉1两,广木香5钱,黑白丑头末8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远年近日积痞虫瘕。用法用量每服5钱,广木香汤送下。摘录《串雅补》卷

  • 定吐紫金核

    药方名称定吐紫金核处方半夏(汤洗7次,姜制)2钱半,人参2钱半,白术2钱半,木香2钱半,丁香2钱半,藿香2钱半。制法上为极细末,稀面糊为丸,如李核大,后用沉香1钱(为末),朱砂1钱(水飞),同研匀为衣

  • 回津丸

    药方名称回津丸处方白芍药1钱,白术2钱,泽泻1钱,茯苓1钱,川芎1钱,当归2钱,五味子3钱,乌梅肉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养血通气,回津补肾。主产后虚渴,去血多,津液少,肾气虚,饮无度。用

  • 安胎独圣散

    药方名称安胎独圣散处方砂仁(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孕妇出痘动胎。用法用量每服5分,酒调下。各家论述《医方考》:缩砂辛温,利而不滞,故可以利气,可以安胎。摘录《痘疹金镜录》卷四

  • 木防己汤

    药方名称木防己汤别名防己桂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处方木防己9克石膏(鸡头子大)12克桂枝6克人参12克功能主治行水散结,补虚清热。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

  • 弘济膏

    药方名称弘济膏处方雄黑豆(炒)。制法上药炒爆研破,入酒瓶内,与血余相间铺之7-8分满,以铁丝罩口,或槐、柳枝塞之,次将方砖1个,中凿1孔,以瓶口倒合于砖,口内泥封密,再次挖地1井,井内安碗1个,将砖盖

  • 冲和顺气汤

    药方名称冲和顺气汤别名升麻白芷汤处方葛根1钱半,升麻1钱,防风1钱,白芷1钱,黄耆8分,人参7分,甘草4分,芍药3分,苍术3分。功能主治内伤脾气,恶寒发热,食少便溏。用法用量升麻白芷汤(《古今医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