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棱散

三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棱散

药方名称三棱散

处方莪术(煨)、益智仁、京三棱(煨.切)、青皮(去白),各二两;白茯苓(焙)四两,甘草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满,呕吐酸水,翻胃脾疼,及食积气块,攻刺腹胁,不思饮食,日渐羸瘦。

又治年高气弱,三焦痞塞,常觉妨闷,并宜服之。

常服宽胸利膈,消酒食,和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水一大盏,枣一枚擘破,盐少许,同煎至半盏,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三棱散

药方名称三棱散

处方莪术(煅)益智仁 京三棱(煨,切)青皮(去白)各60克 白茯苓(焙)120克甘草(爁)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宽胸利肥,消食和胃。治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满,呕吐酸水,翻胃腹疼;食积气块,攻刺腹胁,不思饮食,日渐羸瘦;年高气弱,三焦痞塞,脘闷不舒。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大枣一枚(擘破),盐少许,同煎至15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补中益气加姜桂汤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加姜桂汤处方炙耆1钱5分,白术(净炒)1钱5分,当归1钱5分,升麻(蜜炙)3分,柴胡5分,党参(去芦,米炒)3钱,干姜5分,肉桂(去皮另炖)3分,陈皮1钱,炙草7分。功能主治疟止而痢更

  • 蛤蜊散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二引初虞世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蛤蜊散药方名称蛤蜊散别名蛤粉散处方蛤蜊壳灰(火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汤火伤。用法用量蛤粉散(《外科精义》卷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

  • 敦阜丸

    药方名称敦阜丸处方木香5钱,山楂5钱,麦芽5钱,皂角5钱,丁香5钱,乌药5钱,青皮5钱,陈皮5钱,泽泻5钱,巴霜1钱。制法上共为末,用生蒜头1两研烂,加熟水取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坚顽食积

  • 樗根汤

    药方名称樗根汤处方樗根白皮(炙香,锉)23克 无食子1枚 肉豆蔻(去壳)1枚 茜根(锉)15克 茶末7.5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小儿泻血不定。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

  • 宁神丹

    药方名称宁神丹处方天麻人参陈皮白术归身茯神荆芥僵蚕(炒)独活远志(去心)犀角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辰砂(另研)各15克半夏南星石膏各30克甘草(炙)白附子川芎郁金牛黄珍珠各9克 生地黄黄连各15克

  • 除湿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汤药方名称除湿汤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苍术(米泔浸.二钱)藿香(一钱)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甘草(一钱)功能

  • 芙蓉海马丹

    药方名称芙蓉海马丹处方熟地3两(煮,捣),山药(炒)1两半,枸杞(炒)1两半,萸肉(炒)2两,茴香(炒)1两,巴戟(酒炒)1两,苁蓉(洗,蒸)1两,淫羊藿(焙)1两,茯神(人乳拌,蒸)1两,续断(酒炒

  • 补劳人参丸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补劳人参丸药方名称补劳人参丸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桔梗1两,干地黄1两,防风1两,木香1两,桂心1两,干山药1两,细辛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顺逆障。

  • 挫气丹

    药方名称挫气丹处方山楂子(去核)4两,北茴香(炒)1两。功能主治挫气腰痛。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黄耆补胃汤

    药方名称黄耆补胃汤别名升阳汤(《脾胃论》卷下)。处方黄耆柴胡当归身益智橘皮各9克升麻6克 炙甘草6克红花少许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作泄,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