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柿蒂散

丁香柿蒂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处方丁香柿蒂青皮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诸种呃、噫,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世医得效方》卷四: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别名温中散(《古今医鉴》卷五)、丁香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人参茯苓橘皮半夏良姜(炒)丁香柿蒂各30克生姜45克甘草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吐泻及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乘热顿服。或用此调苏合香丸亦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伤寒全生集》卷三: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处方丁香1钱5分,柿蒂1钱5分,茴香1钱,干姜1钱,良姜1钱,陈皮1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阴证呃逆;及胸中虚寒,呃逆不止者。

用法用量用热姜汤调下。示止,宜再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得效》卷四: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别名温中散、丁香柿蒂

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橘皮1两,半夏1两,良姜(炒)1两,丁香1两,柿蒂1两,生姜1两半,甘草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吐利及病后胃中虚寒,咳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温中散(《古今医鉴》卷五)、丁香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摘录《得效》卷四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施圆端效方》: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别名丁香柿蒂汤、丁香

处方丁香柿蒂青皮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种呃噫,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丁香柿蒂汤(《卫生主鉴·补遗》)、丁香汤(《医统》卷二十七)。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施圆端效方》

猜你喜欢

  • 搐鼻通关散

    药方名称搐鼻通关散处方杨梅皮、踯躅花根、薄荷叶、白芷、粉草、细辛各等分,牙皂少许,麝香半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洗泪清上。主用法用量搐鼻或吹入鼻孔。凡点药先用此搐鼻为妙。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 发痘散

    药方名称发痘散处方生黄耆2钱,甘草5分,当归1钱,桔梗1钱,荆芥1钱,防风2分。功能主治痘疮初出,因气虚而不能送发于外,隐于肌肉之间,不见点粒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椒硼散

    药方名称椒硼散处方川椒(去白,炒出汗)1钱半,铜青1钱,硼砂1钱。制法上研末。功能主治牙疳。用法用量搽患处。摘录《仙拈集》卷二

  • 血竭瓜蒌汤

    药方名称血竭瓜蒌汤处方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散结。主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用法用

  • 生地八物汤

    药方名称生地八物汤处方生地9克山药4.5克知母4.5克麦冬9克黄芩3克黄连3克黄柏3克 丹皮4.5克荷叶6克功能主治清胃滋肾。治中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巴戟浸酒

    药方名称巴戟浸酒别名巴戟天酒处方巴戟2两,羌活2两,当归3两,牛膝1两(去苗),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石斛2两(去根),生姜2两。制法上锉细,生绢袋盛,以酒1斗5升浸,密封7日开。功能主

  • 二号扫风丸

    药方名称二号扫风丸处方大风子(土炒,去毛)62g,何首乌31g,白蒺藜31g,菊花15g,橘红15g,防风15g,牛膝15g,全蝎15g,当归尾15g,黄连15g,车前子15g,金银花15g,马钱子4

  • 百合桔梗鸡子汤

    药方名称百合桔梗鸡子汤处方百合3钱,桔梗2钱,五味1钱,鸡子白1枚。功能主治失声,音哑。用法用量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九

  • 艾附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药方名称艾附丸处方白艾叶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

  • 拔疔方

    药方名称拔疔方别名拔疔除根方、拔疔饼子处方蓖麻子1粒(去油),乳香1分(去油)。制法上研末,软饭或枣肉为小饼。功能主治拔疔。主疔疮。用法用量拔疔除根方(《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拔疔饼子(《外科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