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龙眼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

拼音Lónɡ Yǎn

别名桂圆

来源见"龙眼肉"。

性味甘、平温、无毒。

归经入心、脾、胃。

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注意患有外感实邪,痰饮胀满者勿食龙眼肉。

复方①龙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②龙眼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500多克后,即可治愈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虚症者及大便下血数日不愈者。

③龙眼肉10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贫血体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④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

⑤龙眼肉、炒酸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煮汤睡前饮,治失眠、心悸。

⑥龙眼肉干七个,连核一起放火中煅炭存性,研细末,分四次服,一日两次,用锻赭石15克煎水送服,治呃逆。

⑦龙眼龙30克配白糖3克,若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亦称代参膏)。凡年老体衰赢弱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

⑧龙眼肉15-30克,大红枣15克,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治妇女崩漏,贫血,血小板减少。

⑨龙眼干、大枣生姜各适量,水煎服,治产后浮肿。

⑩龙眼肉、鸡蛋,蒸熟食用,治月经不调,产后虚弱。

⑾龙眼干14枚,生姜3片,水煎服,治脾虚泄泻。

⑿归元仙酒:龙眼肉、当归适量,用40度米酒浸泡半月后,每日少量饮之,有养血益颜之功效。

⒀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贫血,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神经衰弱等症。

⒁蜜饯姜枣龙眼:龙眼肉、大枣各250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鲜姜汁两汤匙和蜂蜜250克,调匀煮沸,冷却后装瓶。每次服用龙眼、大枣各6-8粒,每日三次。有补脾胃,益心血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浮肿等症。

⒂糖渍鲜龙眼:鲜龙眼500克(去皮核),加白糖50克,反复蒸、晒数次,至使色泽变黑,最后拌入白糖少许装瓶,每次食龙眼肉4-5粒,每日两次。本品有"力胜人参黄芪"之说。可养心血,补气力,安心神。适用于老人、病后、产前产后体虚,瘦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⒃桂元醴:龙眼肉200克,浸泡于60度白酒(500亳升)内,半个月后即可饮用。有补心脾,助精神作用。适用于失眠,健忘,惊悸,虚劳衰弱等症。

附:龙眼核

①龙眼核三颗,烧炭存性研末,冲热酒服,治胃寒痛。

②龙眼核炒干研末,每次15克,开水冲服,治急性胃肠炎。

③龙眼核(去黑皮)研末,每日空腹时开水送服6克,治便血。

④龙眼核500克,洗净,放瓦上焙干研末,每次10克,用黄酒送服,治疝气疼痛。

备注龙眼肉有补心脾、益气血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中药,但鲜龙眼肉多食却易生湿热及引起口干,入药治病多用干龙眼,又名桂圆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百步还阳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步还阳丹药材名称百步还阳丹拼音Bǎi Bù Hái Yánɡ Dān别名鸟巢兰来源兰科兜被兰属植物二叶兜被兰Neottianthe cucullat

  • 野粟

    药材名称野粟拼音Yě S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谷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deniculata(Lam.)Beauv.采收和储藏:谷粒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莠狗尾草,多年

  • 暴马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暴马子药材名称暴马子拼音Bào Mǎ Zǐ别名荷花丁香、白丁香来源木犀科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

  • 盐麸木花

    《中药大辞典》:盐麸木花药材名称盐麸木花拼音Yán Fū Mù Huā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种植物盐肤木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功能主治治鼻疳

  • 犀牛皮

    药材名称犀牛皮拼音Xī Niú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犀角"条。炮制将原药洗净,烘熟切片,晒干。功能主治①《物理小识

  • 枫香树皮

    《中药大辞典》:枫香树皮药材名称枫香树皮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Pí别名枫皮(《本草拾遗》),枫香木皮(《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皮。性味①《唐

  • 藕蔤

    药材名称藕蔤拼音ǒu Mì别名蔤(《尔雅》),藕丝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细瘦根茎。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汪颖《食物本草》:&

  • 鳖胆

    《中药大辞典》:鳖胆药材名称鳖胆拼音Biē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胆或胆汁。化学成分Amyda japonica的胆汁,含两个内酯:三羟基甾族胆烷酸内酯,及其多一"CH2&

  • 香橼露

    药材名称香橼露拼音Xiānɡ Yuán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性味淡。功能主治消痰逐滞,与

  • 番泻叶

    《中国药典》:番泻叶药材名称番泻叶拼音Fān Xiè Yè英文名FOLIUM SENNAE别名泻叶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