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黑面叶根

黑面叶根

药材名称黑面叶根

拼音Hēi Miàn Yè Gēn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大戟科植物黑面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状,略弯曲,长短不一,径2~4厘米,表面棕红色,微有皱纹,皮部厚至1.5毫米。切断面淡黄色,年轮明显,射线细密而清晰。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辛,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涩。"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散瘀,消肿。治头面热毒,扁桃体炎,热泻,漆疮。

①《本草求原》:"浸洒,祛风壮筋骨。""散皮肤头面热毒,解中百药毒,酒煎饮治杨梅疮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热泻,痧气,跌打刀伤。"

③《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洗疮,治漆疮。"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1.5~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扁境体炎,咽喉炎:黑面叶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白浊:黑面叶根一两。煎水冲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鹤膝:青凡木根四两,松节一两。浸好酒二斤。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五钱至一两。同时用药酒擦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彩斑桑勒草

    药材名称彩斑桑勒草拼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花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圆柱

  • 卷边桩菇

    药材名称卷边桩菇拼音Juǎn Biān Zhuānɡ Gū别名卷伞菌、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卷边网褶菌、桩菇来源药材基源:为桩菇科真菌卷边桩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

  • 猪肾

    《中药大辞典》:猪肾药材名称猪肾拼音Zhū Shèn别名猪腰子(《医学入门》)。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肾,即俗称"猪腰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猪肉&qu

  • 保山附片

    药材名称保山附片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

  • 马鹿花

    药材名称马鹿花拼音Mǎ Lù Huā别名小豆花、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马鹿花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藤状灌木,高约3米。3出复叶,小叶

  • 冷地卫矛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地卫矛药材名称冷地卫矛别名丝绵木卫矛来源卫矛科冷地卫矛Euonymus frigidus Wall.,以枝入药。生境分部西藏、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破血,止痛,杀虫。主治月经

  • 灯笼泡

    药材名称灯笼泡拼音Dēnɡ Lonɡ Pào别名天泡子、挂金灯、灯笼果、打额泡、天泡草、小酸浆、黄姑娘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灯笼草Physalis minim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

  • 琉璃枝

    药材名称琉璃枝拼音Liú Lí Zhī别名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

  • 鹿角芦荟

    药材名称鹿角芦荟拼音Lù Jiǎo Lú Huì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象鼻草”,云:“生云南,一名象鼻莲。初生如舌,厚润有刺,两叶对生,高可尺余,边微内翁,外叶冬瘁,内叶即生,栽之盆玩,喜阴畏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