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黍茎

黍茎

《中药大辞典》:黍茎

药材名称黍茎

拼音Shǔ Jīnɡ

别名黍穰(《补缺肘后方》)。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

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肿,妊娠尿血。

①《补缺肘后方》:"中苦瓠毒,煮(黍穰)令浓,饮汁数升。"

②《食疗本草》:"煮取汁浴之,去浮肿。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

③《纲目》:"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煎水浸浴。

复方①治通身水肿:以黍茎煮汤浴之’(《纲目》)

②治妊娠尿血:黍穰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③治时气热病豌豆疮:浓煮黍穰汁洗之。疮若黑者,捣蒜封之。

④治疮肿伤风、中水剧痛者:黍镶烧烟,熏令汗出。(②方以下出《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黍茎

药材名称黍茎

拼音Shǔ Jīnɡ

英文名Broomcorn Millet Stem

别名黍穰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禾本科植物黍的茎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miliace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黍,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cm,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具疣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长约1mm,具长约2mm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cm,宽达1.5cm,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国交紧密,成熟后下垂,长约30cm,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4-5mm;颖纸质,无毛,第1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具5-7脉,第2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脉,其脉先端渐汇合成喙状;第1外稃形似第2颖,具11-13脉,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mm,先端微凹。谷粒圆形或椭圆形,长约3mm,乳白色或褐色。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

性味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止血;解毒。主小便不利;水肿;妊娠尿血;脚气;苦瓠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g,每日3次。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通身水肿: 以黍茎煮汤浴之。 (《纲目》)②治妊娠尿血: 黍穰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服。③治时气热病豌豆疮: 浓煮黍穰汁洗之。疮若黑者, 捣蒜封之。④治疮肿伤风、中水剧痛者: 黍穰烧烟,熏令汗出。(②方以下出《千金方》)

各家论述1.《补缺肘后方》:中苦瓠毒,煮(黍穰)令浓,饮汁数升。

2.《食疗本草》:煮取汁浴之,去浮肿。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

3.《纲目》: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朝阳草

    药材名称水朝阳草拼音Shuǐ Zhāo Yánɡ Cǎo别名金沸草出处《滇南本草》始载有水朝阳草,曰:"似鼓锤草包叶而生花,正朝阳生。"《植物名实图考》载:"水朝阳草生云南海边。独茎柔绿,叶如金凤花叶

  • 小果野葡萄

    药材名称小果野葡萄拼音Xiǎo Guǒ Yě Pú Tɑo别名葡萄血藤、野葡萄、大血藤来源葡萄科小果野葡萄Vitis balanseana Planch.,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

  • 家兔骨

    药材名称家兔骨拼音Jiā Tù Gǔ别名兔骨来源兔目兔科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us (Gmelin),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酸,平。

  • 白鱼尾果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果药材名称白鱼尾果拼音Bái Yú Wěi Guǒ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果实。9~10月采,阴干。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用法用量白鱼尾果一两加

  •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药材名称石蚕别名石上藕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

  • 川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药材名称川牛膝拼音Chuān Niú Xī英文名RADIX CYATHULAE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 泡桐木皮

    《中药大辞典》:泡桐木皮药材名称泡桐木皮拼音Pào Tónɡ Mù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枝皮,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

  • 红葵

    药材名称红葵拼音Hónɡ Kuí别名野枸杞(《内蒙古中草药》),野茄子、野辣子、药人豆(《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裂叶龙葵的全草或果实。夏、秋割

  • 椰子皮

    药材名称椰子皮拼音Yē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椰子(《海药本草》),又名:胥余(《史记》),胥耶(《汉书》),越王头(《南方草木状》),椰栗(

  • 杯苋根

    药材名称杯苋根拼音Bēi Xià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杯苋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ula prostrata(L.) Bl.[Achyranthesprostrata L.」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