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獐牙菜

黄花獐牙菜

药材名称黄花獐牙菜

拼音Huánɡ Huā Zhānɡ Yá Cài

出处始载于《青海高原药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黄花獐牙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ingii Hook.f.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具短根茎。茎粗状,具细条棱,不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5-13cm;叶片宽椭圆形,长12-18cm,宽5-9cm,先端钝,基部渐狭,叶脉7-9条,在下面明显突起;茎中上部叶多对,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10cm,宽0.7-4cm,先端钝或尖,基部钝,无叶柄,离生,连合成筒状抱茎。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密生,狭窄,通常有间断,长约25cm,多花;花梗粗壮,不等长,长达3cm;花5数;花萼长为花冠的2/3,卵状披针形,长11-13mm,先端急尖,边缘疏生不整齐的细齿,背面有3-5脉;花冠黄绿色,具蓝色细条纹,裂片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1.5-1.7cm,先端钝圆,啮蚀状,其余边缘全缘,基部具2个腺窝,腺窝基部囊状,边缘有流苏状柔毛;雄蕊5,花丝线状钻形,长8-9mm,基部背面有流苏状短毛,花药蓝色,长圆形;子房近无柄,长圆形或卵形,花柱不明显,柱头2裂,裂片长圆形。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0-3800m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产我国西藏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湿热黄疸及血热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前汤,3~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血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及各种出血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蔷薇枝

    《中药大辞典》:蔷薇枝药材名称蔷薇枝拼音Qiánɡ Wēi Zhī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茎。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妇人秃发,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

  • 鳢鱼

    《中药大辞典》:鳢鱼药材名称鳢鱼拼音Lǐ Yú别名蠡鱼、鲖鱼(《本经》),蜾(《说文》),鲡、鯣(《广雅》),黑鳢鱼(《本草图经》),玄鳢、文鱼(《埤雅》),黑鲤鱼(《本草衍义》),黑鱼(《

  • 百合

    《中国药典》:百合药材名称百合拼音Bǎi Hé英文名BULBUS LILII别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 火把花

    药材名称火把花拼音Huó Bǎ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火把花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quhounia coc cinea Wall.var.mollis (Schlecht.)Pra

  • 乌药

    《中国药典》:乌药药材名称乌药拼音Wū Yào英文名RADIX LINDERAE别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班皮柴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

  • 半边旗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旗药材名称半边旗拼音Bàn Biān Qí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 刺李

    《中药大辞典》:刺李药材名称刺李拼音Cì Lǐ别名茶茹(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

  • 黄花木

    《中药大辞典》:黄花木药材名称黄花木拼音Huánɡ Huā Mù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

  • 岩冬菜

    药材名称岩冬菜拼音Yán Dōnɡ Cài别名海椒七、赤脚大仙、拐脚草、枪花药、绿豆青、狗肝菜、九头狮子草、水甲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四子马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

  • 西藏桃叶珊瑚叶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叶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Yè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et thoms.别名软叶罗伞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