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独零余子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

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

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

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中的珠芽。7~8月成熟时采收。

性状珠芽呈圆球形,径约2厘米。外皮棕褐色,上有淡棕色、细小之颗粒状突起,径约1毫米。除去外皮后,显青绿色,内肉呈黄白色,新鲜的切开后断面有粘液渗出,片刻即渐转深黄色及至淡黄色。味微苦。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咳嗽,头痛。

《福建民间草药》:"生用催吐,解诸药毒,熟用治热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磨汁或浸酒。外用:切片贴。

复方①治百日咳:鲜狗嗽子三至五钱,切片,酌加冰糖,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咳嗽:黄独零余子一钱五分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解诸药毒:鲜狗嗽子和开水磨汁一盏,用开水送服,可催吐,以污物吐尽为止。(《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头痛:鲜狗嗽子切成薄片,贴在太阳穴。(《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食道癌、子宫癌、直肠癌:黄独干珠芽十两,切片,62度白酒三斤,装入小口陶罐内,石膏封口,糠火慢烧二小时,或将陶罐放入锅内,慢火蒸二小时,提出陶罐,稍冷后放入冷水中浸七天七夜,过滤即得。成人每日50毫升,少量频饮,以不醉为度。(《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独零余子

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

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

英文名Bulbil of Airpotato Yam

别名狗嗽子、零余子、黄独果、黄独珠芽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内生长的紫褐色珠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bulbifera L.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独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近于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长仅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洒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散结解毒。主痰热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瘿瘤;瘰疬;疮疡肿毒;蛇犬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磨汁、浸酒。外用:适量,切片贴或捣敷。

注意不宜过量或久服;脾胃虚弱者不宜磨汁服。

复方①治百日咳: 鲜狗嗽子三至五钱,切片,酌加冰糖,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咳嗽: 黄独零余子一钱五分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解诸药毒: 鲜狗嗽子和开水磨汁一盏,用开水送服,可催吐,以污物吐尽为止。(《福建民间草药》)④治头痛: 鲜狗嗽子切成薄片,贴在太阳穴。(《福建民间草药》)⑤治食道癌、子宫癌、直肠癌: 黄独干珠芽十两,切片,62度白酒三斤,装入小口陶罐内,石膏封口,糠火慢烧二小时,或将陶罐放入锅内,慢火蒸二小时,提出陶罐,稍冷后放入冷水中浸七天七夜,过滤即得。成人每日五十毫升,少量频饮。以不醉为度。(《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福建民间草药》:生用催吐,解诸药毒,熟用治热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和他草

    药材名称和他草拼音Hé Tā Cǎo别名仙人撒网,满地毡(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蛇婆子的根和茎。秋季采收,割取根和茎,切段晒干。原形态半

  • 牛角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瓜药材名称牛角瓜别名哮喘树、羊浸树、断肠草来源萝藦科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 ex Ait.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

  • 石瓜子

    药材名称石瓜子别名上树瓜子、石仙桃、瓜子金、小耳环、乳汁藤来源萝藦科眼树莲属植物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酸

  • 射干

    《中国药典》:射干药材名称射干拼音Shè Gān英文名RHIZOMA BELAMCANDAE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 何首乌叶

    《中药大辞典》:何首乌叶药材名称何首乌叶拼音Hé Shǒu W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叶片。功能主治治疮肿,疥癣,瘰疬。《现代实用中药》:"生叶贴肿疡。

  • 关木通

    《中国药典》:关木通药材名称关木通拼音G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来源本品为马兜

  • 山芝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芝麻药材名称山芝麻拼音Shān Zhī Mɑ别名大山麻、石秤砣、山油麻、坡油麻来源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山芝麻Helictercs angustifolia L.,以根或全株入药。

  • 黑种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种草药材名称黑种草别名斯亚旦、瘤果黑种草来源毛茛科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辛,热。功能主治补脑肾,通经,通乳,利

  • 铜线草

    药材名称铜线草拼音Tónɡ Xià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双穗雀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palum pospaloides(Michx.)Scribn.[Digitaria p

  • 狼膏

    《中药大辞典》:狼膏药材名称狼膏拼音Lánɡ Gāo别名狼脂(《本经逢原》),狼油(《黑龙江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狼的脂肪。功能主治祛风补虚,润肤。治风痹,肺痨,老年咳喘,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