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根

黄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根

药材名称黄根

别名四蕊三角瓣花

来源茜草科三角瓣花属植物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 (Roxb.) K. Schum.,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牙龈出血,肝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根

药材名称黄根

拼音Huánɡ Gēn

别名狗骨木、白狗骨、黑根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南山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matomeris tetrandra (Roxb.) k. Schu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南山花,灌木,高1-3m。全株无毛。小枝四棱往形,干后黄色。叶对生,薄革质;叶柄长5-10mm,上面有槽;托叶三角形,长2-3mm,先端急尖;叶片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5cm,宽2-5cm,先端渐尖,两面有光泽。伞形花序近枝顶腋生,有花数朵至多朵;总花梗短或近无;花芳香,具花梗,花梗长15-20(-30)mm,柔弱;花萼杯状,长约3mm,檐截平;花冠筒状,长2-2.5cm,裂片5(很少4),狭披针形,广展:花药不露出。核果近球形,直径约8mm,熟时黑紫色。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柱形,常呈不规则扭曲,有分枝,或切成不规则块片,长短厚薄不一,直径0.5-4cm。表面黄棕色,具纵皱纹,有的具纵裂纹。栓皮易脱落,脱落处显赭红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皮部极薄,棕黄色,木部发达,土黄色,具细密的同心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淡。 以根粗、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韧皮部细胞含红色色素,有石细胞散在,有的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连,木纤维发达,木射线宽1-2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药理作用1.对心脏的作用:不同剂量(1g/100ml、1.5g/100ml、3.5g/100ml灌流液)的黄根均能降低正常离体大鼠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冠脉流量和心率,并能削弱离体大鼠心脏对缺氧的耐受力。黄根抑制离体大鼠心脏功能的程度,随剂量递增或给药时间延长而加强,这种现象可能与黄根中含铝、锰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细胞外钙慢通道内流,使细胞内钙浓度降低,进而抑制心肌收缩力有关。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酚红法试验证明,小鼠灌服黄根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用0.3%磷酸组胺恒压喷雾引喘证明,给豚鼠腹腔注射和黄根醇提水溶物对动物的药物性引喘具有保护作用,且与氨茶碱相似。

3.抗菌作用:研究证明,用稀醇回流提取的黄根制剂,在体外平板法进行抗菌试验时,其抗菌率为72%,仅次于黄连素(80%)和链霉素(90%),但优于青霉素(5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有高度抗菌作用;对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中度抗菌作用。稀醇回流提取黄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16,对炭疽杆菌的MIC为1:32,对伤寒杆菌的MIC为1:8。

4.治疗矽肺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认为黄根对矽肺有治疗作用,可抗石英、石棉的溶血毒性,其中黄根抗温石棉的溶血作用比抗石英的溶血作用更强。兔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研究结果显示,黄根能保护巨噬细胞质膜和溶酶体膜,具有二氧化硅(siO2)细胞毒作用。对大鼠矽肺模型腹腔注射黄根,治疗1、2、3个月的各组鼠肺外观实验观察,其病变明显较对照组减轻。电镜观察,对照组病变程度属Ⅱ-Ⅲ级,治疗组病变仅为Ⅰ-Ⅱ级,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较轻,结节稀少,外形小,特殊染色所见结节内胶原纤维很少。给实验性矽肺恒猴灌胃治疗6个月后,除肺部情况外,发现肝脏二氧化硅沉着少,结节数量少程度轻,证明黄根在肝脏能保护肝的巨噬细胞,促进肝脏的异物排除,从而有效地抑制肝纤维的形成。黄根制剂具有轻度抑制肽链交联为胶原的作用,使胶原结构疏松。对黄根治疗动物实验性矽肺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黄根60%乙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对矽肺有明显疗效,但灌胃的疗效欠佳;黄根95%乙醇提取物和脂溶部分,对实验性矽肺无明显效果,但黄根60%乙醇提取物和水溶部分则有效;黄根中所含无机铝效果不明显,而铝的有机化合物可能是有效成分之一。

毒性本品长期使用毒副反应很小。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口干,白细胞的胞核不整,胞浆中出现空泡等现象。黄根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对于硅肺并有肺心病、心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当病情改善、心肌缺氧状况缓解时,心脏功能恢复不理想,即应考虑黄根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此时即应酌情停药或减量。

鉴别1.本品新切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浅蓝白色荧光。

2.用1%玫红三羧酸胺溶液滴于药材切面上,放置片刻,呈红棕色,久置不褪。(检查有机铝)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湿退黄;散瘀强筋。主牙龈出血;贫血;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五倍子内虫

    药材名称五倍子内虫拼音Wǔ Bèi Zǐ Nèi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功

  • 地苏木

    药材名称地苏木拼音Dì Sū Mù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

  • 偏翅唐松草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Delavay Meadowrue别名南马尾连、马尾连、马尾黄连、土黄连出处出自《中国药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

  •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药材名称海风藤拼音Hǎi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别名爬岩香、风藤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

  • 长杆兰

    《中药大辞典》:长杆兰药材名称长杆兰拼音Chánɡ Gǎn Lán别名竹兰(《广州植物志》),石玉、胡连、草姜(《广西药植名录》),大叶寮刁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文哈海

  • 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绿绒蒿药材名称绿绒蒿拼音Lǜ Rónɡ Hāo别名阿拍色鲁(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全缘绿绒蒿的花、果实或全草。7~8月采收花、果实或全草(除去毛刺)

  • 油桐根

    《中药大辞典》:油桐根药材名称油桐根拼音Yóu Tónɡ Gēn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 莎草蕨

    药材名称莎草蕨拼音Suō Cǎo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芸薹子

    药材名称芸薹子拼音Yún Tái Zǐ英文名Seeds of Bird Rape别名油菜子。出处出自《千金·食治》。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