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

药材名称

拼音Xiāo

别名流离、鸱鸮(《诗经》),土枭(《尔雅》),服(《汉书》),天鸟(《周礼》郑玄注),训狐(《巴蜀异物志》),山鸮(《汉书》晋灼注),画鸟(《埤雅》),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儿(《纲目》),猫头鸟(《随息居饮食谱》)。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鸱鸮科动物斑头鸺鹠

原形态斑头鸺鹠(《说文》)

体长可达30厘米。嘴黄褐,嘴缘绿黄。虹膜暗褐色。脸盘不发达,耳突缺如。头和颈侧及翼上覆羽暗褐色,密布狭细棕白色横斑,在头顶者更细而密;眉纹白色;有些肩羽和大覆羽的外翈具有大白斑。飞羽黑褐色,外翈缀以三角形棕色以至棕白色缘斑,内翈有同色横斑;翼缘白色。尾亦黑褐色,并具6条明显的白色横斑。颊、颚纹、喉部的块斑以及下腹中央纯白;尾下覆羽亦然,但有时微具褐色条纹;下体余部深褐,满布白而沾棕的横斑,但在下腹两侧呈似白色,而具深褐色纵纹;腋羽纯白;脚羽亦白色。趾暗黄绿,而满具棘状硬羽;爪色更暗。

栖息于平原或丘陵,不甚畏光,常在昼间飞动,入夜更显活跃。营巢于树洞中。以啮齿类、小鸟和昆虫为食。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温,小毒。"

功能主治治噎食,惊痫,鼠瘘,恶疮。

①《本草拾遗》:"主鼠瘘。"

②《纲目》:"治风痫,噎食。"

③《医林纂要》:"壮筋骨,治头眩。"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虚劳,杀虫,开胃消食,利噎,平惊。治痁疟,癫痫,愈恶疮鼠瘘。"

用法用量内服:炙食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孕妇忌服之。"

复方①治噎食:鹏鸟未生毛者一对。用黄泥固济,煅存性为末。每服一匙,以温酒服。(《寿域神方》)

②治惊痫潮作仆地,口吐涎沫,无所觉知:雄鸥枭一枚(用瓦罐盛顿,以黄泥固济,用炭火煅红为度,取出研细)。分作四服,入麝香少许,温酒下;如不饮酒,以熟水调下亦得;十岁以上,可作六服;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惺神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椰子皮

    药材名称椰子皮拼音Yē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椰子(《海药本草》),又名:胥余(《史记》),胥耶(《汉书》),越王头(《南方草木状》),椰栗(

  • 宜昌荚蒾叶

    药材名称宜昌荚蒾叶拼音Yí Chānɡ Jiá M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

  • 山里红

    药材名称山里红拼音Shān Lǐ Hónɡ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川梨

  • 多花八角莲

    药材名称多花八角莲拼音Duō Huā Bā Jiǎo Liá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多花八角莲的块茎。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地下茎块状,粗壮。地上茎直立,顶端有毛茸

  • 黎辣根

    《中药大辞典》:黎辣根药材名称黎辣根拼音Lí Là Gēn别名梨罗根(《中国树木分类学》),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南宁市药物志》),黎头根、琉璃根、土黄柏(《湖南药物志》),马

  • 水杨梅根

    《中药大辞典》:水杨梅根药材名称水杨梅根拼音Shuǐ Yánɡ Méi Gēn别名头晕药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挖多年

  • 枸橘刺

    《中药大辞典》:枸橘刺药材名称枸橘刺拼音Gōu Jú Cì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中

  • 青羊肝

    药材名称青羊肝拼音Qīnɡ Yánɡ Gā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肝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治夜盲症。用法用量焙干研末服。摘录《全国

  • 细芦子藤

    药材名称细芦子藤拼音Xì Lú Zǐ Ténɡ别名钮子跌打、芦子、球穗胡椒、九节风、芦子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短蒟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mullesuaD.Don采收和储藏:全

  • 莴苣子

    《中药大辞典》:莴苣子药材名称莴苣子拼音Wō Jù Zǐ别名苣蕂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