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鲨鱼骨

鲨鱼骨

药材名称鲨鱼骨

拼音Shā Yú Gǔ

来源药材基源:为真鲨、科动物阔口真鲨或其他鲨鱼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去肉取骨,洗净,晾干。

原形态阔口真鲨,体纺锤形。一般长达1m。头宽扁。吻突出,前端钝圆,背视弧形。眼圆形,瞬膜发达。鼻孔宽大,斜侧位。前鼻瓣后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后鼻瓣不分化。口长约为口宽的1/2。唇褐短小,上颌牙宽扁三角形,下颌牙较狭而直,牙边缘均具细锯齿。/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背鳍2个,第1背鳍颇大,起点与胸鳍基底后端相对。第2背鳍小,等于臀鳍,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胸鳍近镰状,后缘凹入。腹鳍比第2背鳍稍大,近方形,位于两背鳍间中部下方。尾鳍宽长,超过头长,下叶前部呈三角形突出。后部有一缺刻。体青褐色或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灰褐色,后缘色较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暖温性近海。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和黄海。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鲨鱼软骨提取物中含有1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它能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通过阻止肿瘤周围毛细血管生长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2.抗凝血作用,利用姥鲨软骨中分离提取的鲨鱼骨粘多糖给家兔静注,可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处长。对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表明鲨鱼骨多糖具有抗凝血活酶样作用和抗凝血酶样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肝素相似。

3.抗血栓作用,从姥鲨鱼软骨提取的酸性粘多糖给大鼠腹腔注射12.5mg/kg、5mg/kg、25mg/kg、50mg/kg,可显着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家兔静注12mg/kg、24mg/kg可显着抑制体内血栓形成。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止泻。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赶山鞭

    《全国中草药汇编》:赶山鞭药材名称赶山鞭拼音Gǎn Shān Biān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野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平。

  •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药材名称紫金莲拼音Zǐ Jīn Lián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白

  • 鸽肉

    药材名称鸽肉拼音Gē Ròu别名家鸽肉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原鸽Columba livia,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妇女干血痨,

  • 老虎耳根

    药材名称老虎耳根拼音Láo Hǔ ěr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植物中华锥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中

  • 鸡内金

    《中国药典》:鸡内金药材名称鸡内金拼音Jī Nèi Jīn别名鸡肫皮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

  • 黑花韭

    药材名称黑花韭拼音Hēi Huā Jiǔ别名黑花野韭、山韭菜、野韭菜、野薤白、苍山黑花野韭来源百合科黑花韭Allium tchongchanense Levl.[A. bulleyanum Diels

  • 黄麻灰

    《中药大辞典》:黄麻灰药材名称黄麻灰拼音Huánɡ Má Huī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皮纤维煅制的灰。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外用:撒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紫香薷

    药材名称紫香薷来源唇形科紫香薷Elsholtzia longidentata Sunine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清暑,消肿利尿,健胃止呕。主治暑热感冒,水肿腹痛。用法

  • 伞花马钱

    药材名称伞花马钱别名牛目椒、牛目周来源马钱科伞花马钱Strychnos umbellata (Lour.) Mer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岛。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祛风湿。主治风湿

  • 沙前胡子

    药材名称沙前胡子拼音Shā Qián Hú Z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8~9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功能主治理气,健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