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革质红菇

革质红菇

药材名称革质红菇

拼音Gé Zhì Hónɡ Gū

别名大红菇、红菌子、青杠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革质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alutacea (Pers .)[Agari-cus alutavea Per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洗去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5-16cm。平展而中部渐凹,湿时粘,不久干燥,深苋菜红色、鲜紫红色,边缘平滑,条纹不明显。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淡乳黄色,后淡赭黄色,有时呈淡粉红色。菌柄近圆柱形,(4-3)cm×(1.5-3.5)cm。白色,中下部粉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由小刺和脊突组成网状纹饰,(8-10.9)μm×(7-9.7)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夏、秋季散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中央下凹,直径6-16cm,深苋菜红色,边缘平滑或具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等长,有的基部交叉,褶间有横脉,乳黄色或淡赭黄色,褶的前缘带红色。菌柄类圆柱形,长3.5-13cm,直径1.5-3.5cm,白色或粉红色。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蜈蚣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草药材名称蜈蚣草拼音Wú Gōnɡ Cǎo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以全草或根状茎入

  • 苍耳花

    《中药大辞典》: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 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旋蒴苣苔拼音Xuán Shuò Jù Tái别名牛耳散血草、散血草[陕西]来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

  • 显脉罗伞

    药材名称显脉罗伞拼音Xiǎn Mài Luó Sǎn别名三叶莲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显脉罗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phanerophlebia (Merr.et C

  • 澜江百合

    药材名称澜江百合拼音Lán Jiānɡ Bǎi Hé别名察区大丝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澜江百合的鳞茎。8~9月采挖,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开水略烫,晒干

  • 苦马豆

    药材名称苦马豆拼音Kǔ Mǎ Dòu别名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铃当草来源豆科苦马豆属植物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ert,以全草、根及果

  • 乌蛇

    药材名称乌蛇拼音Wū Shé别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1958),青大将

  • 八宝茶

    药材名称八宝茶拼音Bā Bǎo Chá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别名甘青卫矛。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八宝茶的带翅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大叶云实

    《中药大辞典》:大叶云实药材名称大叶云实拼音Dà Yè Yún Shí别名铁藤、刺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云实的枝、果、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有刺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