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雷公连

雷公连

药材名称雷公连

拼音Léi Gōnɡ Liá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

别名大医药、大软筋藤、九龙上调、野红苕、青藤、雷公药、风湿药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雷公莲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ydrium sinense (Engl.) H. Li.[Epipremnopsis sinensis(Engl)H.Li;Scindapsus sinensis Eng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雷公连,附生藤本。茎较细弱,粗3-5mm,借气生根紧贴于树干上,节间长3-5cm。叶柄上面具槽,基部扩大,长8-15cm,上部有长约1cm的关节,叶柄鞘达关节,撕裂状脱落;叶片革质,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镰状披针形,全缘,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长13-23cm,宽5-8cm,常一侧为另一侧宽的2倍;中肋表面平坦,背面隆起,侧脉与中肋成30度锐角斜伸,然后弧形上升,边缘连接,细脉网状。花序柄淡绿色,长约5.5cm;佛焰苞肉质,蕾时绿色,席卷为纺锤形,上端渐尖,长约7cm,中部粗2.2cm,盛花时展开成短舟状,近卵圆形,长约8-9cm,黄绿色至黄色;肉穗花序倒卵形,长约4cm,粗约1.8cm,梗长0.5-1cm。花两性,子房顶部五至六边形,柱头无柄;花丝基部宽,长约4mm,药隔线形,药室长圆形,从顶部外向纵裂。浆果绿色,成熟时黄色、红色,味臭。种子1-2颗,棕褐色,倒卵状肾形,长约2mm。花期6-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我国特有,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瘀止痛。主风湿麻木;心绞痛;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辛、微苦、性凉。有祛瘀生新、镇痛的功能。用于骨折、跌打、心绞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桤

    药材名称毛桤拼音Máo Qī别名牛屎树、罗拐木、菜壳蒜来源桦木科毛桤Alnus lanata Duthie,以嫩叶、皮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地区。性味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利湿。毒

  • 罗浮柿

    药材名称罗浮柿拼音Luó Fú Shì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叶、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

  • 云朴

    药材名称云朴拼音Yún Pǔ别名贡山厚朴,腾冲厚朴出处云朴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厚朴条,云:"滇南生者叶如楮叶,乱纹深齿,实大如豌豆,谓之云朴,亦以冒川产。"但所附之图,叶为全缘。而滇厚朴条下有"滇厚

  • 白三百棒

    药材名称白三百棒拼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别名红三百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根长圆锥形。基

  • 菊苣根

    药材名称菊苣根拼音Jú J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horium intyb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原形态菊苣多年生草本,高20-15

  • 千年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年艾药材名称千年艾拼音Qiān Nián ài别名蜂草、白芙蓉、芙蓉菊来源菊科芙蓉菊属植物千年艾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Mak

  • 鹿草

    药材名称鹿草拼音Lù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鹿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mmacantha carthamoides (Willd.) Dit-trich [Rhaponticum c

  • 甘草梢

    《中药大辞典》:甘草梢药材名称甘草梢拼音Gān Cǎo Shāo出处《珍珠囊》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性味《医学入门》:"性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

  • 绿衣枳壳

    药材名称绿衣枳壳拼音Lǜ Yī 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别名枸橼、臭橼、枳、枸橼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Poncirus

  • 女金丹

    药材名称女金丹拼音Nǚ Jīn Dān别名三父子、三兄弟、三姐妹、九月豆、三叶青、山乌豆、牛贴额、金飘带、玉扣带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绿叶胡枝子Lespedeza buergeri Miq.,以根、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