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锥栗

锥栗

《全国中草药汇编》:锥栗

药材名称锥栗

拼音Zhuī Lì

别名栲栗、山椎、锥子树、勒翠、桂林栲、米锥栗

来源壳斗科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以壳斗、叶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云南除外)。

性味种子:甘,平。

壳斗及叶:苦、涩,平。

功能主治健胃补肾,除湿热。

种子:治肾虚,痿弱,消瘦。

壳斗及叶:治湿热,腹泻。

用法用量壳斗及叶每用干品0.5~1两,水煎服。

种子炒食或与猪瘦肉同煮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锥栗

药材名称锥栗

拼音Zhuī Lì

别名栲栗(《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拷种子。夏、秋采集,晒干。

原形态桂林栲,又名:山锥、锥子树、勒翠。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老时不规则开裂;小枝有椭圆形成孔。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常圆形,稍斜,上半部边缘有疏而利的锯齿,侧脉约10对;叶柄长1~2厘米。花细小,单性,同株;雄花绿白色,排成直立、分枝的穗状花序簇生于小枝顶部;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总苞径约2.5厘米,外面密生鹿角状锐刺,成熟时开裂,内有坚果一个。坚果近卵形,长约12毫米,黄褐色。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果壳(锥栗果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及山谷,常与他树混生。除云南及四川西部外,广布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甘,平。"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滋补,健胃。"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健胃,补肾。治肾虚,痿弱,消瘦。"

用法用量内服:炒食;或与瘦猪肉同煮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新疆紫草

    药材名称新疆紫草拼音Xīn Jiānɡ Zǐ Cǎo英文名Arnebia Root别名软紫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0ma(Royle)Johnst.的根。春、秋季采挖,晒干

  • 七叶子

    药材名称七叶子拼音Qí Yè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海南地黄连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hainanensis Howet T.Che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枝叶,鲜用或晒

  • 树地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地瓜药材名称树地瓜拼音Shù Dì Guā别名山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鸡眼睛来源桑科无花果属植物撕裂榕Ficus laceraatifolia Levl.

  • 红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曲药材名称红曲拼音Hónɡ Qū别名红曲霉、紫红曲霉、红大米、红糟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曲霉目曲霉科红曲Monascus purpureus Went.,以菌丝体及孢子入药

  • 返顾马先蒿

    药材名称返顾马先蒿别名阿兰内[内蒙古]、芝麻七来源玄参科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山东、安徽、四川、贵州及华北地区。性味苦

  • 花蚊虫

    药材名称花蚊虫拼音Huā Wén Chónɡ别名黄蚂蚁(《全展选编·皮肤科》)。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隐翅虫科动物多毛隐翅虫的全虫。夏、秋采集,鲜用。原形态形如蚂蚁,全

  • 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茛药材名称毛茛拼音Máo Gèn别名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老虎脚爪草、毛芹菜、起泡菜来源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

  • 花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斑叶药材名称花斑叶拼音Huā Bān Yè别名粪虫叶来源葡萄科花斑叶Cissus javana DC.[C. discolor Vent. ex Planch.],以全

  • 蛇菰

    药材名称蛇菰别名角菌、铺地开花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血

  • 毛叶兔耳风

    药材名称毛叶兔耳风拼音Máo Yè Tù ěr Fē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被金黄色硬毛,有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