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针叶火绒草

针叶火绒草

药材名称针叶火绒草

拼音Zhēn Yè Huǒ Rónɡ Cǎo

英文名all grass of Awlshapedleaf Edelweiss

别名小火草苦艾、羊毛火绒草

出处始载于《四川凉山州中草药资源普查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钻叶火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subulatum (Fra-nch.) Beauv. [Gnaphalium subulatum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钻叶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长5-30cm。根状茎粗短,根出条木质,有顶生密集的缨状叶丛,多分枝,通常疏散丛生。花茎多数,通常生于根出条叶丛上或根状茎上,被白以绢状蛛丝状茸毛或毛。叶条形或条状钻形,长0.8-3cm,宽不超过0.1cm,无柄,边缘反卷,上面被蛛丝状毛或长柔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白色茸毛;苞叶多数,与茎部叶等长或远较长,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1.2-3mm,两面被白色或有时黄褐色厚茸毛,开燕尾服成径2-6cm的苞叶群。头状花序,径3-4mm,常10-40个密集成复伞房状或团伞状;总苞长约3mm,被白色厚茸毛;总苞片约3层,先端无毛,尖或稍钝,常陷没于毛茸中;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花冠长2.5-3mm;雄花冠漏斗状管状,有披针形尖裂片;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雄花冠毛上部稍粗厚,有锯齿;雌花冠毛细丝状,有细锯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头状凸起。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2900m的高山和亚高荒原、草甸、砾石坡地和针叶林外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关节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解热,散瘀、止痛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披针叶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兔耳风药材名称披针叶兔耳风拼音Pī Zhēn Yè Tù ěr Fēnɡ别名小血金丹、肺经草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披针叶兔耳风Ainsliaea lanci

  • 黄藨根

    《中药大辞典》:黄藨根药材名称黄藨根拼音Huánɡ Pāo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切头悬钩子的根。8~9月采收。性味性平,味咸酸,无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吐血及

  • 商陆

    《中国药典》:商陆药材名称商陆拼音Shānɡ Lù英文名RADIX PHYTOLACCAE别名花商陆、见肿消[贵州、云南]、土冬瓜、抱母鸡、土母鸡、地萝卜、章柳、金七娘、莪羊菜、山萝卜[云南

  • 犀牛皮

    药材名称犀牛皮拼音Xī Niú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犀角"条。炮制将原药洗净,烘熟切片,晒干。功能主治①《物理小识

  • 茶子木花

    药材名称茶子木花拼音Chá Zǐ Mù Huā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花朵。冬季采收。化学成分花瓣、花托、花蕊、子房等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山柰酚的糖甙、芸香甙等。性

  • 虎膏

    药材名称虎膏拼音Hǔ Gāo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4.59%,液体5

  • 石笔海胆

    药材名称石笔海胆拼音Shí Bǐ Hǎi Dǎn英文名echinus别名烟嘴海胆、海胆、粗棒海胆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长海参胆科动物石笔海胆的棘。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

  • 小苏苏棵花

    药材名称小苏苏棵花拼音Xiǎo Sū Sū Kē Huā别名半边花、半瓣花、坝子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采收和

  • 十二槐花

    药材名称十二槐花拼音Shí èr Huái Huā别名金槐、壶瓶花、荏子香来源唇形科十二槐花Paraphlomis rugosa Benth. var. coronata

  • 鸡肾草

    《中药大辞典》:鸡肾草药材名称鸡肾草拼音Jī Shèn Cǎo别名鸡肾子、腰子草、双仁、肾经草(《荆州中草药》)。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鸡肾草的全草。8~9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