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金鱼

金鱼

《中药大辞典》:金鱼

药材名称金鱼

拼音Jīn Yú

别名朱砂鱼(《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鲤科动物金鱼全体

原形态鲫鱼的变种。种类很多,形态变异甚大。体形有长身和短身二型,体色有灰、橙红、黑、白、紫、蓝、杂斑、五花等颜色。头较大,有平头、狮头、鹅头和绒球等种,除平头外,头部多生有草莓状的瘤。眼凸出,眼球膨大,按形状有龙睛、朝天眼、水泡眼、蛙头等分别。鳞片除正常鳞外,尚有透明鳞、珠鳞等种;透明鳞看似一片玻璃;珠鳞的鳞片边缘色深,中央色浅而外凸,犹如镶嵌的珍珠一般。背鳍有或无;臀鳍单鳍或双鳍;尾鳍亦有单尾及双尾两种;双尾鳍中有的分为3叶,有的分为4叶,均形大而披散。

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全身各部一般都含类胡萝卜素皮肤所含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为叶黄素及虾黄质;又含酮叶黄素、4,4'-二酮-3-羟基-β-胡萝卜素等,它们都是成酯型而存在。肌肉的类胡萝卜素都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及叶黄素。肝中的类胡萝卜素也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卵中类胡萝卜素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叶黄素,尚含少量的酮类胡萝卜素如4-酮-4′-羟基-β-胡萝卜素、鸡油菌黄质、虾黄质。

眼球含维生素A,其含量比一般鱼类都高。

皮肤尚含多种蝶呤;在皮肤的黑素细胞中有黄蝶呤、生蝶呤、异黄蝶呤,在赤细胞中有异黄蝶呤、7-羟基生蝶呤、异黄蝶呤-6-羧酸。不论白、黄、灰、黑各种金鱼,其皮肤都含酪氨酸酶,小鱼比大鱼所含尤多。

脑中含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前者约为后者的3.4倍。脑的水抽提液含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心脏约含等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胆汁中含牛磺胆酸。

性味《纲目拾遗》:"味苦微咸,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治水臌、黄疸、咳嗽。

①《纲目拾遗》:"解服卤毒。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

②《动植物民间药》;"解热。治肺炎,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肾脏病。"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煮食或煅存性研末。

复方①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红色金鱼一个(取三尾者),甘蔗大者一、二枚。同捣烂,绞汁服,吐出痰涎愈。(《慈航活人书》)

②治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肺炎:金鱼全身黑烧服。(《动植物民间药》)

③治肾脏病:金鱼煮食之。(《动植物民间药》)

④解服卤毒:金鱼一、二枚捣之,灌下,吐出涎水自苏。(《纲目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鱼

药材名称金鱼

拼音Jīn Yú

英文名Goldfish

别名朱砂鱼、锦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纲目拾遗》:金鱼自宋南渡始有。

2.《本草纲目》金鱼条云,主治痢,而所用乃金丝鲤鱼。按金鱼虽有鲤、鲫、鲦诸种,殊不知鲤鱼中一种红鲤名金鲤,鲫鱼中一种红鲫名金鲫,皆有金鱼之名,与此全别。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金鱼的肉或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 var.Goldfish

采收和储藏:捞取后,洗净,用全体或剖腹除去内脏,鲜用或焙干。

原形态金鱼,为鲫鱼之变种。人我养殖后,体型变异甚大。体长一般有6-10cm。头腹俱大,而显粗短;尾分单尾与双尾。头部变化大,有平头、狮头、鹅头及绒球等多种,除平头外多生有草莓状瘤。眼凸出,眼球膨大,其形状有龙眼、朝天眼、水泡眼等。鳃有正常鳃和反鳃;鳞片除政党鳞外,尚有透明鳞和珍珠鳞,侧线鳞22-28。鳍大,背鳍有或无;臀鳍有单鳍和双鳍;尾鳍多分为3叶或4叶而披散。体的颜色变化大,有灰、黑、白、紫、蓝、橙红、古铜、杂斑、五花等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金鱼是家养的观赏鱼。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全身各部一般都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皮肤所含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为叶黄素(lutein)及虾黄质(astaxanthin);又含酮叶黄素(keto-lutein)、4,4-二酮-3-羟基-β-胡萝卜素(4,4-diketo-3-hydroxy-β-carotene)等,它们都是成酯型而存在。肌肉的类胡萝卜素都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及叶黄素。肝中的类胡萝卜素也是游离型,基中主要为玉蟓黍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卵中类胡萝卜素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叶黄素,尚含少量的酮类胡萝卜素(Keto-carotenoids)如4-酮-4-羟基-β-胡萝卜素(4-Keto-4-hydroxy-β-carotene)、鸡油菌黄质(Canthaxan-thin)、虾黄质。

眼球含维生素(vitamin)A,其含量比一般鱼类都高。

皮肤尚含多种蝶呤(pterins);在皮肤的黑素细胞(melanophores)中有黄蝶呤(xanthopterin),生物蝶呤(biopterin)异黄蝶呤(isoxanthopterin),在红细胞中有异黄蝶呤,7-羟基生蝶呤(7-hydroxybiopterin),异黄蝶呤-6-羧酸(isoxanthopterin-6-carboxylic acid)。不论白、黄、灰、黑各种金鱼,其皮肤都含酪氨酸酶(tyrosinase),小鱼比大鱼所含更多。

脑中含肾上腺素(adrenaline)及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前者约为后者的3.4倍。脑的水抽提液含亮氨酸(leucine)或异亮氨酸(isoleucine),缬氨酸(valine),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或丝氨酸(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等。

心脏约含等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胆汁中含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

性味味苦;微咸;性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尿清热;解毒。主水臌;黄疸;水肿;小便不利;肺炎;咳嗽;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条;或捣烂绞汁,或煅存性研末,每次1条。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拾遗》:解服卤毒。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

2.《动植物民间药》:解热,治肺炎,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肾脏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药材名称驴乳拼音Lǘ Rǔ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

  • 石蜐

    《中药大辞典》:石蜐药材名称石蜐拼音Shí Jié别名紫蜐(《苟子》),龟脚(《纲目》),龟脚蛏(《纲目拾遗》),观音掌(《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铠茗荷儿科动物石蜐的

  • 川乌

    药材名称川乌拼音Chuān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别名乌头、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

  • 四念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念癀药材名称四念癀拼音Sì Niàn Huánɡ别名龙吐珠、琉璃繁缕来源报春花科四念癀Anagallis arvensis L. var. coer

  • 母猪菜

    药材名称母猪菜拼音Mǔ Zhū Cài别名五叶藤、五龙草、五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细叶乌蔹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yratia tenuifolia(Wight et Arn.)

  • 山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叶药材名称山枇杷叶拼音Shān Pí Pá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叶片。性味性平,味涩,无毒。功能主治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

  • 苦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瓜药材名称苦瓜拼音Kǔ Guā别名癞瓜来源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叶入药。夏季采集,分别处理,晒干。性味瓜、根、叶:苦,凉

  • 龙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果药材名称龙珠果拼音Lónɡ Zhū Guǒ别名龙须果、大种毛葫芦来源西番莲科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酸,

  • 麻风树

    药材名称麻风树拼音Má Fēnɡ Shù别名羔桐、臭油桐、小桐子、芙蓉树来源大戟科麻风树属植物麻风树Jatropha curcas L.,以树皮和叶入药。四季可采,多鲜用。性味苦、

  • 全缘凤尾蕨

    药材名称全缘凤尾蕨拼音Quán Yuá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Conspicuous Brake别名鸡脚莲、井口边草、巴墙草、蒲山剑、铁蕨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