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线草

金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草

药材名称金线草

拼音Jīn Xiàn Cǎo

别名毛蓼山蓼、一串红、铁拳头红花铁菱角、蓼子七、鸡心七九龙盘

来源蓼科金线草属植物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 (Thunb.)Roberty et Vautier,以全草入药。秋季采全草,割下茎叶,分别晒干备用。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用于吐血,肺结核咯血,子宫出血,淋巴结结核,胃痛,痢疾,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痛。

用法用量0.5~1两。

备注(1)同属植物短毛金线蓼Autenoron neofiliforme (Nakai)Hara功效类同。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线草

药材名称金线草

拼音Jīn Xiàn Cǎo

别名重阳柳、蟹壳草(《花镜》),毛蓼、白马鞭(《植物名实图考》),人字草、九盘龙(《广西中药志》),野蓼、一串红(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贵州民间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金线草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横走,粗壮,常扭曲。茎直立,节膨大。叶互生,椭圆形或长矩圆形,长6~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有长糙伏毛,散布棕色斑点;托叶鞘简状,抱茎,膜质,被毛.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红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裂片广卵形;雄蕊5;柱头2歧,先端钩状。瘦果卵圆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处。分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江苏等地。

性味辛,温。

①《广西中药志》:"辛涩,温,有小毒。"

②《陕西草药》:"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止血,散瘀。治风湿骨痛,胃痛,咳血,吐血,便血,血崩,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祛风止痛,健脾燥湿,散瘀消肿。治霍乱吐泻,风湿痛,痈肿瘰疬。"

②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止血,解毒利气。治吐血,咳血,下血,血崩。"

③《陕西草药》:"收敛,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经期腹痛,产后瘀血腹痛:金线草一两,甜酒一两。加水同煎,红糖冲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初期肺痨咳血:金线草茎叶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风湿骨痛:人字草、白九里明各适量。煎水洗浴。(《广西中药志》)

④治皮肤糜烂疮:金线草茎叶水煎洗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胃痛:金线草茎叶水煎服。(《陕西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短毛金线草亦同供药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线草

药材名称金线草

拼音Jīn Xiàn Cǎo

别名重阳柳、蟹壳草、毛蓼、白马鞭、人字草、九盘龙、毛血草、野蓼、一串红、蓼子七、化血七、大蓼子、九节风、大叶辣蓼鸡心七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金线草、短毛金线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tenoron filiforme(Thunb.) Roberty et Vautier[Polygonum filiforme Thunb.] 2.Antenoron neofiliforme (Nakai) Har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多年生直立草本,高 50-100cm。根茎横走,粗壮,扭曲。茎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托叶鞘筒状,抱茎,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长糙伏毛,散布棕色斑点。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雄蕊5;柱头2歧,先端钩状。瘦果卵圆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2.本种与金线草的主要区别为:叶先端长渐尖,两面有短糙伏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金线草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1)金线草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条块,长2-15cm,节部略膨大,表面红褐色,有细纵皱纹,并具众多根痕及须根,顶端有茎痕或茎残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粉红色,髓部色稍深。茎圆柱形,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有长糙伏毛。叶多卷曲,具柄;叶片展开后呈宽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成近圆形;托叶鞘膜质,简状,先端截形,有条纹,叶的两面及托叶鞘均被长糙伏毛。气微,味涩、微苦。

(2)短毛金线草 茎枝无毛或疏生短伏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长渐尖,略弯曲,有短糙伏毛;托叶鞘疏生短糙伏毛或近于无毛。

显微鉴别 金线草茎横切面:韧皮纤维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稀少,散见于木纤维中。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多单粒,圆形、长椭圆形、三角形,直径3-8μm,脐点多在中心。草酸钙簇晶直径32-40μm。

药理作用具收涩、止泻、抗微生物作用。

性味辛;苦;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疒累)疬;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祛风止痛,健脾燥湿,散瘀消肿。治霍乱吐泻,风湿痛,痈肿瘰疬。

2.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止血,解毒利气。治吐血,咳血,下血,血崩。

3.《陕西草药》:收敛,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干蟾

    药材名称干蟾拼音Gān Chán别名癞蛤蟆、蟾蜍皮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

  • 茉莉花露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露药材名称茉莉花露拼音Mò L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之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

  •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药材名称虾拼音Xiā来源甲壳纲长臂虾科沼虾(青虾、河虾、大头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de Haan;秀丽白虾Palaemon exopalaemon

  • 海藻

    《中国药典》:海藻药材名称海藻拼音Hái Zǎo英文名SARGASSUM来源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

  • 杏香兔耳风

    药材名称杏香兔耳风别名一支香[浙江、福建]、兔耳风[广东]、兔耳一支香、朝天一支香、四叶一支香、扑地金钟来源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以全草入药。

  • 毛荚决明

    药材名称毛荚决明拼音Máo Jiá Jué Mínɡ英文名Legumen Sickle Senna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毛荚决明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

  • 荭草花

    《中药大辞典》:荭草花药材名称荭草花拼音Hónɡ Cǎo Huā别名水荭花(《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性状干燥花序,花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开

  • 白蔹子

    《中药大辞典》:白蔹子药材名称白蔹子拼音Bái Liǎn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

  • 桦木皮

    《中药大辞典》:桦木皮药材名称桦木皮拼音Huà Mù Pí别名桦皮(《灵苑方》),桦树皮(《吉林中草药》)。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的树皮。伐下桦木

  • 灵寿茨

    《中药大辞典》:灵寿茨药材名称灵寿茨拼音Línɡ Shòu Cí别名降龙木(《陕西中草药》),黑果木、龙须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