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金发草

金发草

药材名称金发草

拼音Jīn Fā Cǎo

别名竹蒿草、笔须、龙奶草、羊丕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Hac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金发草 多年生草本,根头坚硬,须根较粗壮。秆质坚硬,基部被毛茸之鳞片,直立或基部倾斜,高30-60cm,基部径1-2mm,具多节,节被髭毛,上部各节常多回分枝;叶鞘口边缘被纤毛;叶舌短或近于无;叶片线形,长1.5-5.5cm,宽1.5-4mm,先端渐尖,两面均甚粗糙,扁平或内卷。总状花序一枚顶生,细弱,弯曲,乳黄色,长1.3-3cm,宽约2mm;穗轴节间和小穗柄几相等长,先端稍膨大,两侧具细长纤毛;无柄小穗长2.5-3mm,基盘上具柔毛;第1颖扁平,稍短于第2颖,先端截平并具纤毛,具3-4脉,脉上糙涩,第2颖舟形,与小穗等长,近先端边缘处被长纤毛,具一脉并延伸成芒,芒长13-20mm,稍曲折。第1花雄性,外稃长圆状披针形,无芒,稍短于第1颖,内稃长圆形,等长或稍短于外稃;雄蕊2,花药黄色;第2花两性,外稃先端2裂,齿间伸出弯曲的芒,内稃与外稃等长;雄蕊2,花药黄色;子房细小,卵状年圆形,无毛;花柱2,柱头帚刷状;有辆小穗形较小,第1花缺如,第2花或可两性,具1推蕊。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石缝中,或河岸潮湿之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主热病烦渴;黄疸型肝炎;脾肿大;糖尿病;消化不良;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阿魏

    《中国药典》:阿魏药材名称阿魏拼音ā Wèi英文名RESINA FERULAE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 獐骨

    《中药大辞典》:獐骨药材名称獐骨拼音Zhā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

  • 雪见草根

    药材名称雪见草根拼音Xuě Jiàn Cǎo Gēn别名朴地红根子(《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出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的根。4~6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荔枝

  • 龙虱

    《中药大辞典》:龙虱药材名称龙虱拼音Lónɡ Shī别名水鳖虫(《江苏中药名实考》),射尿龟、尿缸贼(《陆川本草》),水龟子(《中药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的全虫。

  • 青蒜

    药材名称青蒜拼音Qīnɡ Suà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醒脾气,消谷食。摘录《中药大辞典》

  • 小叶杜鹃

    《中药大辞典》:小叶杜鹃药材名称小叶杜鹃拼音Xiǎo Yè Dù Juān别名黑香柴(《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头花杜鹃的枝叶。全年可采。阴

  • 麻秸

    药材名称麻秸拼音Má Jiē别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功能主治治哮喘,浮肿,聤耳出脓。《纲

  • 麻腐

    药材名称麻腐拼音Má Fǔ别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药镜》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功能主治①

  • 柞树叶

    药材名称阿尔太多榔菊拼音ā ěr Tài Duō Lánɡ Jú别名太白菊、太白小紫菀来源菊科阿尔太多榔菊Doronicum altaicum Pallas [Crema

  • 薯良

    药材名称薯良拼音Shǔ Liánɡ别名赭魁(《别录》),朱砂莲、鸡血莲、血母(《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三七、雄黄七、血葫芦、朱砂七、红药子、恶边(《湖南药物志》),酱头、避血雷(《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