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通骨消根

通骨消根

药材名称通骨消根

拼音Tōnɡ Gǔ Xiāo Gēn

别名玄参、土牛七、强过头、地藕、群党、鸭嘴参、大青、老鸦杓、白狗肠、老鸭嘴、假山苦瓜葫芦藤、老鼠黄瓜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ex Rottll.)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花老鸦嘴粗壮草质或木质的攀援大藤本,长可达8m或更长。枝多数,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6cm;叶片纸质,宽卵形或三角状心形。叶对生;叶柄长2.5-6cm;叶片纸质,宽卵形三角状心形,长5-10cm,宽4-8cm,先端短渐尖至急尖,基部心表,边缘波状至具浅裂片,两面被短柔毛,掌状脉3-7条。花大,有时2朵并生于叶腋或成下垂的总状花序;花梗长约5cm;小苞片2,长圆形工卵形,长2.5-3cm,被短预选毛;萼环状而平截;花冠淡蓝色,淡黄色或外面近白色,长5-8cm,花冠管短,喉部扩大,冠檐近5等裂,扩展直径达7cm;雄蕊4,二强,长者花药有毛,药室有距,短者花药无毛而仅1室有距;子房稍肉质,每室有2个胚珠,柱头深2裂,裂片等大蒴果被柔毛,长约3cm,下部近球形,上部具长喙,开裂时似乌鸦嘴。种子半球形,表面皱缩呈脑纹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稍肉质,长短不一,直径3-10mm,表面灰黄色,具明显纵皱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出木部。质韧,内皮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韧,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2-6mm。气微,味微甘。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痛经;跌打肿痛;骨折;小获麻痹后遗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剑花

    药材名称剑花拼音Jiàn Huā别名量天尺花、霸王花(《岭南采药录》),昙花(《广州植物志》),七星剑花、龙骨花(《广东中药》Ⅱ),霸王鞭(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东中药》来源

  • 一味药根

    《中药大辞典》:一味药根药材名称一味药根拼音Yí Wèi Yào Gēn出处《贵州良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马棘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一味药&quo

  • 蜈蚣刺

    药材名称蜈蚣刺拼音Wú Gōnɡ Cì别名马椒、止血丹、马胶根、接骨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multijugum Franch.采收和

  • 白带草

    药材名称白带草拼音Bái Dài Cǎo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

  • 蚯蚓

    药材名称蚯蚓拼音Qiū Yǐn别名蠖蚓、竖蚕(《尔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诱注),附蚓、寒蟪、寒蚓(《吴普本草》),蜿螾、引无(《广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

  • 沙糖木

    药材名称沙糖木别名珊瑚树、香柄树、柄饭树、麻油香、草禾树、高栌树、山猪肉、沙掌树来源忍冬科沙糖木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以叶、树皮、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

  • 缘桑螺

    《中药大辞典》:缘桑螺药材名称缘桑螺拼音Yuán Sānɡ Luó别名桑树上牛儿(《丹溪心法》),桑牛、天螺(《纲目》)。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椎实螺科动物椎实螺的全体。夏、秋均可

  • 紫弹树枝

    药材名称紫弹树枝拼音Zǐ Dàn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biondii Pamp.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

  • 苦良姜

    药材名称苦良姜拼音Kǔ Liánɡ Jiānɡ别名老虎姜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小花盾叶薯蓣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arviflora C.T.Ti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

  • 斑鸠占叶

    药材名称斑鸠占叶拼音Bān Jiū Zhàn Yè别名战骨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