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赤小豆叶

赤小豆叶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

药材名称赤小豆叶

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

别名赤小豆藿(《别录》)

出处《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赤豆

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遗尿。

①《别录》:"主止小便数,去烦热。"

②《日华子本草》:"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

复方①治小便数:小豆叶一斤。于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煮粥亦佳。(《食医心镜》)

②治漏,小便利,复非淋:小豆藿一把,捣取汁,顿服三升。(《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小豆叶

药材名称赤小豆叶

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

英文名leaf of Rice Bean

别名赤小豆藿、小豆藿、小豆叶。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本草纲目》:小豆利小便,而藿止小便,与麻黄发汗而根止汗同意,物理之异如此。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Dolichos umbellatus Thunb.;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2.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 [Dolichos angularis Willd.;Phaseolus (Willd.)W.F.Wight]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赤小豆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6cm;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3枚,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长6-1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纸质;小叶具柄,脉3出。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mm,具毛;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二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圆柱形。种子6-10颗,暗紫色,长圆形,两端圆,有直而凹陷的种脐。花期5-8月,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茎上有白色长硬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被白色长柔毛,小托叶线形;叶柄长达20cm,被疏长毛;顶生小叶卵形,例生小叶斜方状卵形,长5-10cm,宽3.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微3裂,两面被疏长毛;小叶柄很短;基出脉3条。花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部,黄色;小苞片线形,较萼长;萼钟状,5齿裂,萼齿三角形;旗瓣扁圆形或近肾形,常稍歪斜,顶端凹,翼瓣宽于龙骨瓣,具短爪及耳,龙骨瓣上端弯曲近半卷,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状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与1二体;于房线形,花柱弯曲,近先端有毛。荚果圆柱形稍扁,成熟时种子间缢缩,含种子6-10粒。种子椭圆形,两端截形或圆形,暗红色,种脐白色,不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2.全国广为栽培。

性味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肝;肾;胃经

功能主治固肾缩尿;明目;止渴。主小便频数;肝热目糊;心烦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00g;或捣汁。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主止小便数,去烦热。

2.《日华子本草》: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拼音Xiáo Guǐ Chāi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

  • 鸭儿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儿芹药材名称鸭儿芹拼音Yā ér Qín别名鸭脚板、鹅脚板来源伞形科鸭儿芹属植物鸭儿芹Cryptotaenia joponica Hassk.,以全草入药。夏

  • 双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参药材名称双参拼音Shuānɡ Shēn别名对对参、肚拉、白都拉、萝卜都拉、西南囊苞花、一支蒿[四川西昌]、土洋参[四川木里]来源川续断科双参(囊苞花)属植物双参Triplost

  • 黑草

    药材名称黑草拼音Hēi Cǎo别名鬼羽箭、羽箭草、黑骨草、克草来源玄参科鬼羽箭属植物黑草Buchnera cruciata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微苦,

  • 三条筋

    药材名称三条筋拼音Sān Tiáo Jīn别名柴桂(《云南中草药》),小华草、香叶子树(《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柴樟的树皮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

  • 锁阳

    《中国药典》:锁阳药材名称锁阳拼音Suǒ Yánɡ英文名HERBA CYNOMORII别名锈铁锤、地毛球、锁燕来源本品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

  • 金银花露

    《中药大辞典》:金银花露药材名称金银花露拼音Jīn Yín Huā Lù别名金银露《金氏药帖》),忍冬花露(《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中国医学辞典》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花蕾(金银

  • 土碎补

    药材名称土碎补拼音Tǔ Suì Bǔ别名猴子蕨、水龙骨、细牛肋巴、骨碎补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友水龙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odes amoena(Wall.ex Hook

  • 齿缘钻地风

    药材名称齿缘钻地风拼音Chǐ Yuán Zuàn Dì Fē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