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角螺

角螺

药材名称角螺

拼音Jiǎo Luó

英文名Trumpet shell whelk

别名响螺、号螺、海螺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fusus tuba(Gmelin)[Semifusus tuba Gmelin]2.Hemifusus ternatanus(Gmeli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得后取肉,鲜用。

原形态1.管角螺,贝壳呈号角状,质坚厚,一般壳高163-180mm,宽90-107mm,螺层约9层,螺旋部短锥形,其高度不及壳高的1/3。体螺层中部膨大,前端狭长。自螺旋部第3层开始至体螺层止,每层的肩部膨大,前端狭长。自螺旋部第3层开始至体螺层止,每层的肩部有1裂随着螺层旋转的结节突起和细密的肋纹,突起和肋纹愈向前方则愈强大,至体螺层形成三角棘突。壳表被黄褐色壳皮,上有黄褐色或淡棕色茸毛,细密,成纵行排列,死后茸毛易脱落。壳口长大,后部较宽,前沟很长。内面肉色,有光泽。钊唇较厚,于肩角部外扩成棘,边缘完整;内唇薄,贴附于体螺层上,无脐。厣有质,较厚,梨形,前端尖,棕色,核位于前端外侧,生长线粗糙呈皱褶状。

2.天狗角螺,贝壳长纺锤形,质坚厚,一般高220-305mm,宽 95-110mm,螺约9层缝合线明显,自上而下逐渐增宽。螺旋部短,约为壳高的1/3。每一螺层中部扩张,略呈圆形隆起,肩部有较弱的结节。体螺层中部膨大,前端比管角螺更为狭长。壳面具有粗细相间的螺肋,并被有带细茸毛的黄褐色壳皮,茸毛脱落后露出淡肉色的壳面。壳口比前种更狭长,壳内面为淡肉红色,外唇稍厚,边缘完整;内唇薄,贴附于体螺层上,无脐。前沟形成细长的水管沟。厣角质,梨形,棕黑色。较粗糙,有皱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10-50m深的泥沙质海底。

2.生活于近海10-70m深的泥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2.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化学成分厣主由胶原蛋白组成。

性味吵甘;性平

功能主治滋阴补气。主腰痛;耳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燥湿、收敛、解毒的功能。主治白带、头疮、下肢溃疡、中耳炎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食茱萸

    药材名称食茱萸拼音Shí Zhū Yú别名越椒(《广雅》),檔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辣子(《纲目》)。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

  • 斑鸠占叶

    药材名称斑鸠占叶拼音Bān Jiū Zhàn Yè别名战骨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

  • 驴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驴蹄草药材名称驴蹄草别名驴蹄菜、立金花来源毛茛科驴蹄草属植物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以根及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

  • 麦瓶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瓶草药材名称麦瓶草拼音Mài Pínɡ Cǎo别名面条菜、米瓦罐来源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全草。春夏采,洗净晒干。性味

  • 黄总花草

    药材名称黄总花草别名管仲、小地榆、黄地榆来源蔷薇科黄总花草Spenceria ramalana Tr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收敛止血。主治久痢,水

  • 蛇头草

    药材名称蛇头草别名华东蒟蒻来源天南星科蛇头草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散结,解毒,止痛,化痰。主治痈疖肿毒,

  • 山芹根

    药材名称山芹根拼音Shān Qín Gēn英文名Ostericum sieboldii(Miq.) Nakai.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siebol

  • 柯树皮

    《中药大辞典》:柯树皮药材名称柯树皮拼音Kē Sh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常绿

  • 白苏子油

    药材名称白苏子油拼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原形态白苏,一年生草本,高

  • 豇豆叶

    《中药大辞典》:豇豆叶药材名称豇豆叶拼音Jiānɡ Dòu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叶片。功能主治《滇南本草》:"冶淋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