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补血草

补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补血草

药材名称补血草

拼音Bǔ Xuè Cǎo

别名盐云草、盐云参、匙叶草、矶松

来源为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e [Statice bicolor Bunge],以全草入药。洗净开花前采全草;根于春季萌芽期或秋冬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咸,温。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温中健脾,滋补强壮。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胃溃疡,脾虚浮肿。

用法用量0.5~1两。

备注(1)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 (Willd.) Kuntze分布于新疆。根入药。用于止血散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补血草

药材名称补血草

拼音Bǔ Xuè Cǎo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白花丹科植物西伯利亚补血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除花萼外各部均无毛。根粗壮,少分枝。叶基生,多数,排列成莲座状;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5~25厘米,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微圆或稍尖,基部渐狭成宽的叶柄;茎生叶退化为鳞片状,棕褐色,边缘呈白色膜质。花轴上部多次分枝;花集合成短而密的小穗,集生于花轴分枝顶端,小穗组成圆盾状或塔形花序;小穗通常有2~3花;萼筒漏斗状,5浅裂,萼片干膜质,白色;花瓣5,蓝紫色;雄蕊5;雌蕊子房上位,花柱5,柱头丝状。果实倒卵形,黄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及草甸盐土上。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各种黄酮体杨梅树皮甙、芸香甙、杨梅树皮素鼠李糖葡糖甙、杨梅树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甲醚、四羟基黄酮。另含花白素缩合鞣质,其成分中有花色素及其鼠李糖甙、飞燕草素等。

性味《新疆中草药手册》:"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药手册》:"止血散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癌及其他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补血草

药材名称补血草

拼音Bǔ Xuè Cǎo

别名匙叶草、海赤芍、海罗卜、海金花、土地榆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补血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sinense(Girard)O.Kuntze[Statice sinensis Girar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肉质,肥厚.茎下部呈红色.基生叶簇生呈莲座状;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5cm。先端钝,有一突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叶基同叶脉及花葶下部均呈红色。花序伞房状或圆锥状顶生,花序轴具4个棱角或沟棱,多次两歧分枝、分枝处有苞片2枚,披针形,淡棕色;花侧生,数朵密集成穗状,被第1内苞包裹的1-2花常迟放或不开放,外苞长2-2.5mm,卵形,第1内苞长5-5.5mm;萼白色,漏斗形,缘部5浅裂,折叠;花瓣5,淡黄色;雄蕊5,生于冠基部;花柱5,分离。蒴果具5棱,包于宿萼内。花期:北方7月上旬和11月中旬,南方4-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沿海潮湿盐土或土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地区及台湾等地。

性味苦;微咸;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主湿热便血;脱肛;血淋;月经过多,白带;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或用至60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水煎坐浴。

各家论述《新疆中草药手册》:止血散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癌及其他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庐山香科科

    药材名称庐山香科科拼音Lú Shān Xiānɡ Kē Kē别名双判草、野荏荷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庐山香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erny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

  • 剪红纱花

    《中药大辞典》:剪红纱花药材名称剪红纱花拼音Jiǎn Hónɡ Shā Huā别名汉宫秋、地黄连(《群芳谱》),散血沙(《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秋罗的带根全草。夏

  • 复羽叶栾树

    药材名称复羽叶栾树拼音Fù Yǔ Yè Luán Shù别名花楸树、泡花树(《中国树木分类学》),灯笼花,马鞍树(《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

  • 高寒露珠草

    药材名称高寒露珠草拼音Gāo Hán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高寒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C.alpina L.var.imaic

  • 鸡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眼草药材名称鸡眼草拼音Jī Yǎn Cǎo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来源本品为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

  • 大砂仁

    药材名称大砂仁拼音Dà Shā Rén别名土砂仁、牛牯缩砂、波罗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疣果豆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mummuricarpumElm.采收和储藏: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剪下

  • 鱼眼草根

    药材名称鱼眼草根拼音Yú Yǎn Cǎo Gēn出处云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鱼眼草"条。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利小便,治五淋溺时疼痛。用法用量内

  • 长杆兰

    《中药大辞典》:长杆兰药材名称长杆兰拼音Chánɡ Gǎn Lán别名竹兰(《广州植物志》),石玉、胡连、草姜(《广西药植名录》),大叶寮刁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文哈海

  • 石床

    药材名称石床拼音Shí Chuánɡ别名乳床、逆石、石笋来源药材基源:为钟乳液滴下后凝积成笋状者。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lactite采收和储藏:石灰岩山洞中采集,除去杂石,洗净。原形态晶体结构属

  • 獐骨

    《中药大辞典》:獐骨药材名称獐骨拼音Zhā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