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虾须豆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

药材名称虾须豆

拼音Xiā Xū Dòu

别名甘草(《广西中药志》)。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可达1米。幼枝密生锈色短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披针形、椭圆形或矩圆形,长5~12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略微波状,厚纸质,无毛;小托叶线形,长约2毫米。总状花序腋生,长6~8厘米,有节,花数朵簇生于节上;苞片披针形,长约2毫米,边缘有毛;花蝶形,紫红色,花柄长约3毫米;花萼浅钟状,被短毛,先端5齿;花瓣有爪,旗瓣阔卵圆形,翼瓣矩圆形,龙骨瓣较翼瓣稍短;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线形,被短毛,花柱内弯,柱头球形。荚果扁平,开裂。种子圆形,稍扁,褐色,有光泽。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荒地,阳光充足的地方。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根呈圆柱形,新鲜时肉质,表面黄棕色,干燥的根色较深,表面不平,有下陷的浅纵沟,皮孔横列,呈线状突起。质硬,断面不平,带颗粒状。横切面淡黄色,射线不显。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辛,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广西中药志》:"根:散瘀,消肿,止痛,宁神。治跌打肿痛。"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叶:止咳,化痰,润肺,治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虾须豆

药材名称虾须豆

拼音Xiā Xū Dòu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Fordia

别名甘草野京豆、勒勒叶、水罗伞、大罗伞、五郎伞。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a cauliflora Hemsl.[Millettia cauliflora Gagnep.]

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挖;叶,夏、秋季采摘,洗净,晒干。

原形态干花豆 直立灌木。幼枝密生锈色短毛。奇数羽大辩论复叶,长可达50cm;小叶17-25,披针形、椭圆形,幼时上面有疏毛,下面疏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锥状,长约2mm,宿存。总状花序自干上发出,长15-20cm;总花梗、序轴密生锈色短柔毛;花萼浅杯状,长约3mm,有短柔毛;花冠淡紫色,旗瓣外面疏生柔毛;雄蕊10,二体;子房淡黄色柔毛。荚果扁,革质,棕褐色,上部较宽,长6-10cm,宽2-2.5cm,无毛。种子圆形,扁,褐色,有光泽。花期8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中或水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新鲜时肉质,表面黄棕色;干燥的根色较深,表面不平,有下陷的浅纵沟,皮孔横列,呈线状突起。质硬,民面不平,带颗粒状。横切面淡黄色,射线不明显。完整的叶为羽状复叶,长可达50cm,小叶17-25,平整的小叶披针形,长4-14cm,宽1.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羽状脉。叶片较薄,质脆,气微。

性味甘;平;辛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痛;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治跌打肿痛。

2.《广西药植名录》:治毒疮。

3.《广西中药志》:根:散瘀,消肿,止痛,宁神。

4.《广西药植名录》:根、叶:止咳,化痰,润肺。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鲨鱼肉

    药材名称鲨鱼肉拼音Shā Yú Ròu别名鲛鱼肉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灰星鲨、白斑色鲨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

  • 黄花菜子

    药材名称黄花菜子拼音Huánɡ Huā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黄花菜Cleomevisco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e viscosa L.采收和储藏:7月份果熟时

  • 面头叶

    药材名称面头叶拼音Miàn Tóu Yè别名栖头恒。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鹧鸪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leinhovia hospi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原形态鹧鸪麻

  • 小果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小果野葡萄藤拼音Xiǎo Guǒ Yě Pú Tɑo Ténɡ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假葡萄、葡萄血藤、野葡萄、大血藤、果麻栓。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或茎叶。拉丁植物动

  • 不凋木

    药材名称不凋木拼音Bù Diāo Mù别名格棒子、格棒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积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var.micr

  • 刺蓬花

    药材名称刺蓬花拼音Cì Pénɡ Huā别名铁海棠、番鬼刺、万年刺、虎刺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的茎叶。全年可采,晒干或鲜

  • 楮皮间白汁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药材名称楮皮间白汁拼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出处《

  • 紫木通

    药材名称紫木通拼音Zǐ Mù Tōnɡ别名金丝木通、滑叶木通、大见血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菝葜叶铁线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loureiriana DC.[C.loure

  • 木天蓼子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子药材名称木天蓼子拼音Mù Tiān Liǎo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木天蓼的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①《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无毒。"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