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蔓生百部

蔓生百部

药材名称蔓生百部

拼音Màn Shēnɡ Bǎi Bù

英文名Japanese Stemona Root

别名药虱药

来源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Miq.的块根。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茎长达100cm。叶2~4(~5)片轮生,叶柄长1.5~3cm;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带微波状,叶脉5~9条。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完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被片4,开放后向外反卷;雄蕊花药顶端有一短钻状附属物。蒴果卵状,稍扁。种子深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于阴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主产浙江。

性状根与直立百部类同,两端稍狭细,表面淡灰白色,多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味较苦。

化学成分百部碱(stemonine)、次百部碱(stemonidine)、异次百部碱(isoste-monidine)、原百部碱(protostemonine)、蔓生百部碱(stemonamine)、异蔓生百部碱(isostemonamine)等。

性味性微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同直立百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榆皮涎

    药材名称榆皮涎拼音Yú Pí X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茎皮部的涎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割破茎皮,收集流出的涎汁。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

  • 葫芦七

    药材名称葫芦七拼音Hú Lu Qī别名大救驾、荷叶七(《陕西中草药》),山紫菀(《山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

  • 虎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骨药材名称虎骨拼音Hǔ Gǔ来源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用法用量

  • 盐胆水

    药材名称盐胆水拼音Yán Dǎn Shuǐ别名卤水(《纲目》),滴卤(姚可成《食物本草》),盐卤水(《本草求原》)。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食盐沥下的卤汁。性味《本草拾遗》:"咸苦,

  • 墨地

    药材名称墨地拼音Mò Dì别名八月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实。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有毒。"②《陕西中草

  • 铁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苋菜药材名称铁苋菜拼音Tiě Xiàn Cài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

  • 抓地龙

    药材名称抓地龙拼音Zhuā Dì Lónɡ别名山文竹、糙叶天冬、毛叶天冬、霸天王、寄马桩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门冬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aragusbrachyphylusTur

  • 升麻草

    药材名称升麻草拼音Shēnɡ Má Cǎo别名金毛三七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假升麻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化,高约1~2米。根茎粗大,横走,周围密生条状须根。茎直立

  • 金橘叶

    《中药大辞典》:金橘叶药材名称金橘叶拼音Jīn Jú Yè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芸香料植物金橘及金弹的叶。春季采收,除去细梗,晒干。性状干燥叶多数呈筒状,有光泽,两面均绿色,日久渐

  • 胡枝子根

    《中药大辞典》:胡枝子根药材名称胡枝子根拼音Hú Zhī Zǐ Gēn别名野山豆根(《江西民间草药》)。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胡枝子的根或根皮。4~10月采收。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