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蓼大青叶

蓼大青叶

《中国药典》:蓼大青叶

药材名称蓼大青叶

英文名FOLIUM POLYGONI TINCTORII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两次,除去茎枝及杂质,干燥。

性状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长3~8cm,宽2~5cm。蓝绿色或黑蓝色,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叶脉浅黄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质脆。气微,味微涩而稍苦。

鉴别(1) 本品叶的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弯曲;气孔平轴式,少数不等式。腺毛头部4~8细胞;柄2 个细胞并列,亦有多细胞构成多列的。非腺毛多列性,壁木化增厚,常见于叶片边缘及主脉处。叶肉组织含多量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草酸钙簇晶多见,直径12~80μm 。

(2) 取[含量测定]项下氯仿溶液10ml,浓缩至约1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4)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604nm 。理论板数按靛蓝峰计算应不低于18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靛蓝对照品2.5mg ,精密称定,置250ml 量瓶中,加 2%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取水合氯醛,置硅胶干燥器中放置24小时,称取2.0g,加氯仿至 100ml,放置,出现浑浊,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即得。)约20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1.5 小时,取出,放冷至室温,加2% 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中含靛蓝10μg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2% 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约2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 )1.5 小时,取出,放冷,加2%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4~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靛蓝(C16H10N2O2)不得少于0.50%。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喘咳,喉痹,痄腮,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蓼大青叶

药材名称蓼大青叶

拼音Liǎo Dà Qīnɡ Yè

别名染青草、蓝叶、大青叶、靛青叶、蓝靛叶、青板水辣蓼、红茎蓼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蓼蓝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茎圆柱形,分技或不分枝,无B毛,具明显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淡褐色,先端截形,边缘有长睫毛;叶片卵形或卵状针形,长3-8cm,宽1.5-5.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有缘毛,干后两面均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紧密;苞片钟形,近草质,有睫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倒卵形,淡红色;雄蕊6-8;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头3歧。瘦果椭圆状三棱形或两凸形,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野生于旷野水沟边,多为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山东等地,现东北至广东均有野生或少有种植。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或破碎,蓝绿色或蓝黑色,中脉土黄色至淡黄棕色。完整叶片椭圆形,长3-10cm,宽2-5cm,先端钝,基部渐窄,全缘,叶脉背面较突出,侧脉明显,色较浅;叶柄扁平,长约1cm,基部抱茎,具膜质托叶鞘。质脆,易碎。气微弱,味淡微苦。

以身干、叶厚、色蓝绿,无枝梗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气孔平轴式,少数不等式,有腺毛,头部多为4细胞,少数2-11细胞;柄部2细胞并列。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状弯曲,气孔及腺毛较上表皮多。叶缘及中脉和侧脉附近具多列式非腺毛,壁厚,木化,具纹孔。叶肉细胞含草酸钙族晶,直径19-110μm。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中脉向上微突出,向下凸出,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维管束6-8个,环状排列,维管束外围纤维束壁厚,木化。栅栏组织细胞2-3列不通过中脉。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

理化鉴别 取本品细粉约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2%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约20ml,超声处理1.5h,取出,冷至室温,用2%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奔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10ml,浓缩至约1ml,作供试品溶液,另以靛蓝氯仿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展开,取出,凉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靛蓝(C16H10N2O2)不得少于0.50%。

化学成分蓼蓝全草中含靛玉红(indirubin),靛蓝(indigo,indigotin),N-苯基-2-萘胺(N-phenyl-2-naphthylam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虫漆蜡醇(laccerol)[1],其地上部分含山柰酚-3-吡喃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5,4’-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e-3-β-D-glucopyranoside)[2]。此外,还含色氨酮(tryptanthrin)[3]。

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从蓼蓝中提取的色胺酮是某些皮肤真菌和杆菌的特异抗生剂,其对须发癣菌、红色发癣菌、硫黄断发癣菌、犬小抱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的MIC均为3.1μg/ml[1,2]。蓼蓝叶中提取的吲哚甙在组织培养试验中显示出抗病毒作用,且能减轻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炎,但不能减少动物死亡数[3]。

2.解热作用 蓼大青煎剂5-10g/kg,对霍乱、伤寒混合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4]。

3.抗炎和免疫作用 本品煎剂5g/kg灌胃,对大鼠甲醛性足肿有抑制作用。10g/kg灌胃,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家兔皮肤炎性反应,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腹腔注射葡萄球菌的小鼠,本品煎剂10g/kg灌胃,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4]。

4.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本品煎剂(相当生药0.125g)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此作用有剂量相关性,剂量过大可致心脏停搏。对大鼠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在血管呈收缩状态时,此作用更明显[4]。

5.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蓼蓝地上部分提取物中一种黄酮式对人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1为0.2mg/ml[5]。另有报道本品甲醇提取物中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为3,5,4’-三羟-6,7-亚甲二氧基-3-O-β-D-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6,7-methylenedioxy-3-O-β-D-glucopyranoside)[6]。

6.对平滑肌的作用 1:200的蓼蓝叶煎剂,浸剂及注射剂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使肠蠕动减弱,振幅变小,此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本品煎剂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小剂量(0.1g)时产生节律性收缩,大剂量(0.25g)时引起持久的强直性收缩[4]。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温病发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喉痹;热痢;黄疸;丹毒;痄腮;口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汗涂。

临床应用用于湿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喘咳,喉痹,痄腮,丹毒,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异野芝麻

    药材名称异野芝麻拼音Yì Yě Zhī Mɑ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异里芝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lamium debile(Hemsl.)C.Y.Wu[Onthosiphon d

  • 短柄南蛇藤果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果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公鸡头叶

    药材名称公鸡头叶拼音Gōnɡ Jī Tóu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摘取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植株高30-70cm。根茎短而斜升,

  • 白花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丹药材名称白花丹拼音Bái Huā Dān别名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来源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

  • 赤小豆叶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药材名称赤小豆叶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别名赤小豆藿(《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遗尿。①

  • 清香桂

    药材名称清香桂拼音Qīnɡ Xiānɡ Guì别名胃友、野樱桃、野扇花、大风消、万年青、桂花矮陀陀来源黄杨科野扇花属植物清香桂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以根及果

  • 鸢根

    药材名称鸢根拼音Yuān Gēn别名鸢头、扁竹根、赤利麻、土知母、冷水丹、蛤蟆跳缺、蓝花矮陀、九把刀、搜山虎、下搜山、蓝七、天蜈蚣、下山虎、摇痕七、勒马回阳、中搜山、土田七、乌七、蛤蟆七、青蛙七、蜞马

  • 田菁

    药材名称田菁拼音Tián Jīnɡ别名小野蚂蚱豆、牙喊撒[傣语]来源豆科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Retz.)Pers.,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

  • 鳞花草

    药材名称鳞花草别名牛膝琢、鳞衣草来源爵床科鳞花草Lepidagathis incurva D. Don[L. hyalina Nee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蛤叶薯

    药材名称蛤叶薯拼音Há Yè Shǔ别名单边救主、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葛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tea chingii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