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荔枝藤

荔枝藤

《中药大辞典》:荔枝藤

药材名称荔枝藤

拼音Lì Zhī Ténɡ

别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牛栓藤种植物红叶藤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分枝藤本,无毛。长达2米。羽状复叶,小叶通常11~17,稀有5~9,近革质,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8~15毫米,基部阔楔形,常偏斜,先端渐尖钝,两面均无毛,上面光泽,下面粉绿色;小叶柄长约1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序柄及花序均纤弱;花有芳香,长2~3毫米;萼片5,圆形,长约1毫米,结果时长约3毫米;花瓣5,白色;雄蕊10,花丝基部合生;心皮5,分离,常仅1个发育。蒴果长12~15毫米,长椭圆形,背部弯曲,腹面开裂,基部为增大的宿存萼所包围。种子1,有假种皮。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干燥地方或灌木丛中,攀援树上。分布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陆川本草》:"苦涩,凉。"

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解热毒,治小儿热气疮。"

②《广西植物名录》:"叶捣敷,埋口生肌,收敛止血;治跌打、刀伤。"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荔枝藤

药材名称荔枝藤

拼音Lì Zhī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Littleleaf Rourea

别名牛见愁、红叶藤、牛栓藤、霸王藤、伍藤、铁藤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栓藤科植物小叶红叶藤的茎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urea microphylla (Hook.et Arn.) Planch.[Connarus microphyllus Hook.et Arn.;Santaloides microphylla(Hook.et Arn.)Sche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茎切段或片晒干;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叶红叶藤藤状灌木,高不及2m;褐色。叶近革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11-17,有时多至27片,但生于侧小枝上的叶有时减至5-9,稀为3小叶,小叶柄长约2mm;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4cm,宽0.5-2cm,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至圆形,常偏斜,上面光亮,下面为粉绿色,两面无毛,全缘。圆锥花序生于叶腋,长2.5-5cm;苞片及小苞片不显着;花小,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芳香;萼片5裂,边缘被短缘毛;花瓣5,长于萼片;雄蕊10,花丝基部合生成1管;雌蕊心皮5,离生,其中4个通常不发育,子房长圆形,花柱纤细,柱头头状。蓇葖果椭圆形或斜卵形,熟时红色,无柄,略弯曲,腹面开裂。种子1颗,长约1cm,橙黄色,为膜质的假种皮所包围。花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600m的山野丘陵、灌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茎近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4cm,表面淡灰棕色,老茎具深或浅纵沟,往往附灰白色地衣。质坚硬。横断面木部淡棕色;有众多小孔,皮部深棕红色;老茎呈2-3层淡棕色与深红棕色相间排列、断续的同心环。气微,味淡。叶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4cm,宽0.5-2cm,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至圆形,常偏斜,两面无毛,全缘。叶近革质,气微、味淡。

性味苦涩;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主疮疖,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叶捣敷。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解热毒,治小儿热气疮。

2.《广西植物名录》:叶捣敷,埋口生肌,收敛止血;治跌打、刀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糖橘红

    药材名称糖橘红拼音Tánɡ Jú Hónɡ别名香金板、甜橘红(《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类的果皮(外层皮)用糖霜加工制成。性味《食物宜忌》:&qu

  • 佛指甲

    《中药大辞典》:佛指甲药材名称佛指甲拼音Fó Zhī Jiɑ别名瓦松(《滇南本草》),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

  •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拼音Qǐnɡ Shí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秋季果

  • 南烛叶

    《中药大辞典》:南烛叶药材名称南烛叶拼音Nán Zhú Yè别名南烛枝叶(《开宝本草》)。出处《本草新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8~9月采收,拣净小枝及杂质,晒干

  • 接骨树皮

    药材名称接骨树皮拼音Jiē Gǔ Shù Pí别名类梧桐、接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思茅豆腐柴的根皮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zemaoensis Pei.采收和储藏:茎皮春

  • 腊瓣花

    药材名称腊瓣花别名连核梅、连合子来源金缕梅科腊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至贵州。化学成分叶含有槲皮甙(quercitrin)、岩白菜内

  • 石瓜子莲

    《中药大辞典》:石瓜子莲药材名称石瓜子莲拼音Shí Guā Zǐ Liá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石生越橘的枝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50~150厘米。1年生小枝呈方形,

  • 华山矾根

    《中药大辞典》:华山矾根药材名称华山矾根拼音Huà Shān Fán Gēn别名土常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根。全年可采,根挖出后,洗净

  • 鲛鱼胆

    药材名称鲛鱼胆拼音Jiāo Yú Dǎ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胆。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喉闭。取胆汁和白矾灰,丸之如豆颗,绵裹纳喉中,良久吐恶涎

  • 驴打滚草

    药材名称驴打滚草拼音Lǘ Dá Gǔn Cǎo别名还阳参来源菊科还阳参属植物黄花还阳参Crepis crocea Bobc.[C. turczaninowii C. A. Mey.]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