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苦瓜花

苦瓜花

《中药大辞典》:苦瓜花

药材名称苦瓜花

拼音Kǔ Guā Huā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葫芦科植物苦瓜

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闽南民间草药》:"止痢疾。"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胃气疼。"

复方治急性痢疾:取鲜苦瓜花十二个,捣烂取汁。和蜜适量;赤痢加入红曲一钱,白痢加入六一散三钱,开水冲服。(《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瓜花

药材名称苦瓜花

拼音Kǔ Guā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Balsampear

出处出自《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苦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细柔毛,卷须不分枝。叶大,肾状圆形,长宽各约5-12cm,通常5-7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基部收缩,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近于光滑或有毛;叶柄长3-6cm。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有柄,长5-15cm,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肾状圆心形,宽5-15mm,全缘;萼钟形,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长4-6mm;花冠黄色,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cm,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3,贴生于萼筒喉部。雌花单生,有柄,长5-10cm,基部有苞片;子房纺锤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细长,柱头3枚,胚珠多数。果实长椭圆形,卵形或两端均狭窄,长8-30cm,全体具钝圆不整齐的瘤状突起,成熟时橘黄色,自顶端3瓣开裂。种子椭圆形,扁平,长10-15mm,两端均具角状齿,两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条纹,包于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和胃。主痢疾;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焙焦研末入散。

各家论述1.《闽南民间草药》:止痢疾。

2.江西《草药手册》:治胃气疼。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凰木

    药材名称凤凰木拼音Fènɡ Huánɡ Mù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Flamboyantree, twig and leaf of Royal poincian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 紫萁贯众

    《中药大辞典》:紫萁贯众药材名称紫萁贯众拼音Zǐ Qí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Osmundae别名大贯从、薇贯众、大叶狼衣来源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

  • 地钱

    药材名称地钱拼音Dì Qián别名巴骨龙、脓痂草、米海苔、地梭罗、龙眼草来源苔藓类地钱科地钱属植物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

  • 鸡爪七

    药材名称鸡爪七拼音Jī Zhuǎ Qī别名天王七、五转七、羽裂莛子藨来源忍冬科莛子藨属植物莛子藨Triosteum pinnatifidum Maxim.,以根、果实入药。秋末或早春挖根;7~8月采成

  • 鸡冠草

    《中药大辞典》:鸡冠草药材名称鸡冠草拼音Jī Guān Cǎo别名二裂翻白草、二裂委陵菜(《宁夏中草药手册》),痔疮草(《陕西草药》),黄瓜绿草(《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

  • 小过路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过路黄药材名称小过路黄拼音Xiǎo Guò Lù Huánɡ别名风寒草、红头绳、聚花过路黄来源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小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

  • 茅香花

    药材名称茅香花拼音Máo Xiānɡ Huā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花序。夏季采集。原形态茅香(《本草拾遗》),又名:香麻(《本草图经》),香茅(《纲目》),香草。多年生草本。

  • 散血莲

    《中药大辞典》:散血莲药材名称散血莲拼音Sàn Xuè Lián别名活血莲(《湖南药物志》),眉风草(《贵州草药》),大叶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湖南药

  • 五指毛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毛桃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拼音Wú Zhǐ Máo Táo别名五指榕、五指牛奶、五指香、五叉牛奶、土黄芪[广东]、三爪龙、五爪龙、五爪桃、山狗差来源为桑

  • 粳米泔

    药材名称粳米泔拼音Jīnɡ Mǐ Gān别名渐二泔(《证治要诀》),米沈(《纲目》)。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淘洗粳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米泔水。性味《纲目》:"甘,寒,无毒。"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