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苏黄耆

苏黄耆

药材名称苏黄耆

拼音Sū Huánɡ Qí

别名黄芪、献干粮、狗干粮(《陕西中草药》)。

出处《江苏植药志》

来源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深而粗大。茎匐生,略具粗毛。叶互生;圆肾脏形,长2~4厘米,宽4~7厘米,具5~7钝浅裂,边缘具钝齿;叶柄长5~14厘米。花白色或浅蓝色,径约1.5厘米,蔟生于叶腋,花梗细长,具细毛;小苞片3,披针形;萼5裂,广卵形,花瓣5,倒心脏形,较萼片长1倍,基部具细毛。雄蕊多数,结成一圆柱体,花药着生于顶端;子房多室,花柱与心皮数相等,柱头线形。果实扁球形,直径约6毫米,心皮背部密被细毛,皱纹不显。花期4~5月。果熟期7月。

生境分部多生于路旁荒地,间有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中含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蜡(主为廿八烷)、植物甾醇、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钙、阿拉伯糖、粘液质、树脂和焦油状物。

药理作用根的提取物在体外可抑制结核杆菌。根、子、叶皆含多量粘液质,可作润滑、缓和刺激剂,用于粘膜炎症。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①《江苏植药志》:"催乳。"

②《陕西中草药》:"补中益气,托疮毒,利尿,通乳。治虚劳,贫血,肺结核,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水肿,糖尿病,疮肿不易外透,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炖肉,1~2两。

复方①治贫血:土黄芪一两,菠菜根一两,炖羊肉吃。

②下奶:土黄芪一两,猪蹄二个。炖熟加白糖吃。

③治疮肿不易外透:土黄芪一两。炖鸡肉吃。(选方出《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蟾舌

    《中药大辞典》:蟾舌药材名称蟾舌拼音Chán S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复方治鱼脐疔:(

  • 水麦冬

    药材名称水麦冬来源水麦冬科(芝菜科)水麦冬Triglochin pulustre 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功能主治消炎,止泻。藏医常用治眼痛,腹泻。用法用量研末与其它药配用。摘

  • 暗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暗鳞鳞毛蕨拼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肥荚红豆

    药材名称肥荚红豆别名鸭公青、青竹蛇来源豆科肥荚红豆Ormosia fordiana Oliv.,以茎皮、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

  • 野核桃仁

    《中药大辞典》:野核桃仁药材名称野核桃仁拼音Yě Hé Tɑo Ré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的种仁。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积6~7天,待果皮霉烂后,擦去果

  • 土草果

    药材名称土草果拼音Tǔ Cǎo Guǒ别名砂仁、土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广西豆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mumkwangsienseD.FangetX.X.Chen采收和储藏:8-9月采

  • 金花草

    药材名称金花草拼音Jīn Huā Cǎo别名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石青苇来源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 [Sphe

  • 火炮草果

    药材名称火炮草果拼音Huǒ Pào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箭叶秋葵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err.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mo

  • 密花轮环藤

    药材名称密花轮环藤拼音Mì Huā Lún Huán Ténɡ英文名Dense flower Cycle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密花轮环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

  • 乔木紫珠

    《中药大辞典》:乔木紫珠药材名称乔木紫珠拼音Qiáo Mù Zǐ Zhū别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