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花杜仲藤

花杜仲藤

药材名称花杜仲藤

拼音Huā Dù Zhònɡ Ténɡ

别名有用花皮胶藤、刺耳南、刺耳蓝、花喉崩、喉崩癞、头钳模、眼角蓝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花皮胶藤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dysanthera utilisHayata etK aw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木质高大藤本,长可达50m,直径10-30cm。茎皮红褐色,粗糙,密被皮孔,无毛。叶对生;叶柄长1.5-2.5cm;叶片椭圆形,长5-10cm,宽2-6cm,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无毛;侧脉3-4对。聚伞花序顶生兼有腋生,三歧,被微柔毛,开淡黄色小花,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具有5个小腺体;花冠近坛形,花冠筒喉部无副花冠,基部向右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丝短,花药披针状箭头形;花盘5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先端2裂。蓇葖2枚,叉开近一直线,圆筒状,长达23cm。种子压扁状,淡褐色,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4cm。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间密林中及山谷、水沟旁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卷筒或槽状,厚1-3mm,外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粗糙,皮孔白色,密而明显,刮去栓皮显棕黄色,内表面淡红褐色,具细纵纹。折断面有稀疏白色胶丝相连,弹性差。气微,味微涩。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8-20列木栓细胞,常间有石细胞群。皮层窄,散有纤维;石细胞散在或断续成环。韧皮部宽广,中部向外散有石细胞群;乳管散在;射线宽1-3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

粉末特征 浅棕色。1.石细胞多,成群或散在,卵形、类矩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0-90μm,长40-150μm,壁较厚,孔沟及层纹明显,有的内含棕色物。2.草酸钙方晶直径10-30μm。3.淀粉粒多为单粒,圆形、长圆形或三角形,直径7-12μm,脐点裂缝状;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4.胶丝条状或扭曲成团,直径10-20μm。5.乳汁管直径20μm。6.纤维少,散在,常与石细胞伴生,直径15-30μm,壁厚。

7.筛管侧壁筛域较少,椭圆形或类圆形。8.射线宽2-4列细胞。此外,有木栓细胞。

性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解毒。主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本品不宜过量服用,否则易产生头晕、呕吐等副反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鳖子

    《中国药典》:木鳖子药材名称木鳖子拼音Mù Biē Zǐ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

  • 山桐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桐子药材名称山桐子拼音Shān Tónɡ Zǐ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叶来源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药。生

  • 山羊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羊血药材名称山羊血拼音Shān Yánɡ Xuè别名青羊血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的血液干块。四季均可,鲜血晒

  •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拼音Huàn Jǐn Huā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

  • 鹅臎

    《中药大辞典》:鹅臎药材名称鹅臎拼音é Cuì别名鹅尾罂(《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尾肉。化学成分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其组成为:水分

  • 棉花

    《中药大辞典》:棉花药材名称棉花拼音Mián Huā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种子上的棉毛。秋季采收。原形态草棉(《升庵集》),又名:古终藤(《南越志》)。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1.5米。茎

  • 土良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良姜药材名称土良姜拼音Tǔ Liánɡ Jiānɡ别名白草果、草果药、野姜、良姜来源为姜科姜花属植物土良姜Hedychium spicatum Buch.-Ham.的根

  • 蛇退步

    《中药大辞典》:蛇退步药材名称蛇退步拼音Shé Tuì Bù别名三枝标、蛇鳞草(《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三羽新月蕨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

  • 毛木树

    药材名称毛木树别名麻木树、毛木叶、木荷树、峨嵋木荷、西南木荷来源山茶科毛木树Schima wallichii (DC.) choisy,以叶、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收敛止泻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