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臭樟

臭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

药材名称臭樟

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

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季可采,果实在成熟后采集,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用于感冒,中暑,支气管炎,食滞气胀,胃痛,腹泻胀痛,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全株0.5~1两,水煎或泡酒服。果实常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臭樟

药材名称臭樟

拼音Chòu Zhānɡ

别名白樟、香樟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云南樟的果实或木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glanduliferum(Wall.)Nees[Laurus glandulifera Wall.]

采收和储藏:果实8-10月成熟时采收,晒干。木材在树龄达到中龄和接近成熟时采伐,宜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采伐时应尽量使伐根接近地面。

原形态云南樟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纵裂,具香气;枝条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3.5cm,近无毛;叶片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5cm,宽4-6.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近圆形,两侧有时不对称,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幼时下面被微柔毛,后脱落无毛,或略被微柔毛,羽状脉,稀离基三出脉,侧脉4-5对,侧脉脉腋在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穴内被毛或近无毛,网脉微细不明显;革质。圆锥花序腋生,长4-10cm,无毛;花两性,长约3mm,淡黄色;花梗长1-2mm,无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mm,花破裂片6,宽卵圆形,长约2mm,花被外面疏被白色微柔毛,内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花丝被短柔毛,第1、2轮雄蕊长约1.4mm,花药卵圆形,与花丝等长,4室,内向瓣裂,花丝无腺体;第3轮雄蕊长约1.6mm,花药长圆形,长约1mm,4室,外向瓣裂,花丝近基部有1对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长三角形,连柄长不及1mm,柄被短柔毛,位于最内一轮;子房卵圆形,直径约1.2mm,无毛,花柱长约1.2mm,柱头微3裂,果实球形,直径约1cm,黑色;果托倒圆锥形,长约1cm,先端直径约6mm,边缘波状。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南部及西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中部及北部、西藏东南部。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常生于山麓、溪谷石岩缝隙或次生阔叶林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在疏松湿润的土壤生长最快,萌芽力强。

2.栽培技术 一般采用分蘖法繁殖,但繁殖系数低,发展极慢;种子繁殖又难以保持品种特性。试验证明,采用扦插繁殖既可以有效地增大繁殖系数,并有利保持母株的经济性状。扦插繁殖宜在湿热季进行,干热季效果差。新梢迅速生长期,取当年生枝条扦插最宜。成龄树砍伐后的萌生枝、根蘖苗和实生苗的当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高,扦插成活率随木质化程度的增强和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即年龄小,半木质化的当年枝条,扦插成活率高。扦插后温度为20-30℃,插条10-15d形成愈合组织,25-50d生根;温度24-26℃,插条7-10d形成愈合组织,20-35d生根,为了培育壮苗,苗期须嫩苗移植,培育1年,按行株距2.2m植树造林。

3.田间管理 幼林抚育须连续5-6年,一般造林的头3年,每年要中耕除草2-3次,中耕时进行深翻、扩穴、抹芽和修枝,促进主干形成。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油中含樟烯(camphene),α-蒎烯(α-pi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芳樟醇(linalool),α-松油醇(α-terpineol),樟脑(camphor),柠檬醛(citral),癸醛(capric aldehyde),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eketone),桉叶素(cinoole),丁香油酚(eugenol)。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脘腹胀痛;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果实6-9g,木材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越西川木香

    药材名称越西川木香拼音Yuè Xī Chuān Mù Xiānɡ别名越西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越西川木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denticulata (Ling) Shi

  • 散血丹

    药材名称散血丹别名狗骨头来源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狗骨豆瓣绿Peperomia heyneana Miq.,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用于胃出血,鼻衄。用法用量1

  • 骡宝

    《全国中草药汇编》:骡宝药材名称骡宝拼音Luó Bǎo来源奇蹄目马科骡♂Equus asinus L. x ♀ 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驴骡(鴃騠)♂

  • 搬倒甑

    药材名称搬倒甑拼音Bān Dǎo Zènɡ别名七星箭[四川]来源蓝雪科角柱花属植物紫金莲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和蓝雪花C. plumbaginoi

  • 荔枝壳

    《中药大辞典》:荔枝壳药材名称荔枝壳拼音Lì Zhī Ké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外果皮。性状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规则的开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数小瘤状突起,内面光滑,

  • 椿叶

    《中药大辞典》:椿叶药材名称椿叶拼音Chūn Yè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化学成分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性味苦,平。①《唐

  • 线叶蓟

    《中药大辞典》:线叶蓟药材名称线叶蓟拼音Xiàn Yè Jì别名野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花。秋季采根,鲜

  • 玉簪花

    《中药大辞典》:玉簪花药材名称玉簪花拼音Yù Zān Huā别名内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纪闻》),白鹤花(《品汇精要》),白鹤仙(《纲目》),白萼(《群芳谱》),白玉簪、小芭蕉(《

  • 装饰卷柏

    药材名称装饰卷柏拼音Zhuānɡ Shì Juǎn Bǎi英文名herb of tricholoma tamariskoid spikemoss别名缘毛卷柏、毛鹿卷柏、大理卷柏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

  • 蠵龟筒

    《中药大辞典》:蠵龟筒药材名称蠵龟筒拼音Xī Guī Tǒnɡ别名鼋皮(《日华子本草》),蟕蠵壳、蟕蠵甲(《本草图经》)。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皮及鳞甲。原形态蠵龟(《纲目》),又名:灵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