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臭山牛蒡

臭山牛蒡

药材名称臭山牛蒡

拼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m deltoides Ait;Synurus pungens (Franch.et Sav.) Ki-t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切段晒干,花阴干,种子晒干。

原形态牛蒡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状茎粗。茎直立,单生,多少被蛛丝状毛,上部稍分枝。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叶有长柄,柄长达34cm,有狭翼;叶片心形、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先端尖,基部稍呈戟形,不分裂,长10-26cm,宽12-20cm,边缘呈不规则缺刻状齿,上面有短毛,下面密生发白色毡毛;上部叶有短柄至无叶柄,披针形;全部叶两面异色,上面绿色,粗糙,有多细胞节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绒毛。头状花序大,下垂,单生于茎顶;总苞球形,直径3-6cm,总苞片多层,带紫色,被蛛丝状毛,条状披针形,锐尖,宽1.5mm,外层短;花冠筒状,紫红色,长约2.5cm,筒部比檐部短,花冠裂片不等大,三角形,长达3mm,全部小花为两性。瘦果长椭圆形,浅褐色,长7mm,宽约2mm,先端截形,有果缘;冠毛淡褐色,多层,不等长,向内层渐长,长1.5-2cm,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糙毛状。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50-2200m的山坡林缘、林下或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及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感冒;咳嗽;瘰疬;妇女炎症腹痛;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0-9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龟血

    《中药大辞典》:龟血药材名称龟血拼音Guī Xuè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血。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纲目》:"咸,寒,无毒。"功能主治

  • 狗脊贯众

    《中药大辞典》:狗脊贯众药材名称狗脊贯众拼音Gǒu Jǐ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WoodwardiaeJapon1cae别名贯众、虾公草、细叶虎耳风来源为乌毛蕨科

  • 田螺厣

    《中药大辞典》:田螺厣药材名称田螺厣拼音Tián Luó Yǎ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功能主治《本草求原》

  • 香艾

    药材名称香艾拼音Xiānɡ ài别名山风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馥芳艾纳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aromatica DC.[Erigeron cochinense Spreng.

  • 家兔骨

    药材名称家兔骨拼音Jiā Tù Gǔ别名兔骨来源兔目兔科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us (Gmelin),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酸,平。

  • 地骷髅

    《中药大辞典》:地骷髅药材名称地骷髅拼音Dì Kū Lóu别名仙人骨(《博济方》),老萝卜头(《分类草药性》),老人头(《天宝本草》),地枯萝(《现代实用中药》),气萝卜(《江苏植

  • 金牛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牛七药材名称金牛七拼音Jīn Niú Qī别名火烟子、千锤打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松潘乌头Aconitun sungpanense Hand.-Mazz.或太白乌头A.

  • 水枇杷叶

    药材名称水枇杷叶拼音Shuǐ Pí Pá Yè出处《广西中草原》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枇杷&

  • 栾犀

    药材名称栾犀拼音Luán Xī别名格杂树(《广州植物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菊科植物阔苞菊的茎叶。夏季采收。原形态直立多枝灌木,高1~2米。叶矩圆状倒卵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1.5~5厘

  • 丽江山慈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江山慈菇药材名称丽江山慈菇拼音Lì Jiānɡ Shān Cí Gu别名益辟坚、草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江山慈菇属植物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