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脐带

脐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

药材名称脐带

拼音Qí Dài

别名坎炁

来源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微咸,温。

用法用量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止疟。主治虚劳,胎毒,脐疮等症。

注意2~6分(1~3具);外用酌量。

规格凡风寒痰喘或胃弱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脐带

药材名称脐带

拼音Qí Dài

别名坎气(《本草从新》)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初生婴儿的脐带

性状干燥的脐带,呈细长条状,淡黄或黑棕色,长10~15厘米,内有2个动脉管和一个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拆断。气微腥。

药理作用脐带激素对雌性幼小鼠有促进发惰期的作用,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粘膜肥大增殖;对去势小鼠也有此作用。对幼小、去势或摘除脑下垂体前叶的家兔静脉注射脐带激素,可使内生殖器组织肥大和增殖,故认为有性激素样作用。本品对蛙、小鼠及家兔有麻痹作用。特别对兔,用大剂量时能迅速降低血压,产生痉挛,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对蛙后肢、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离体蛙心及蛙骨胳肌有麻痹作用,对兔肠管及子宫则为兴奋作用。

脐带提取物其作用与脐带激素大体相似。

炮制将脐带洗漂干净。用银花、甘草煎汁加黄酒和脐带同煮,沸后取出,烘干。(每20条脐带用银花、甘草各1钱,清水1斤煎汁,入黄酒1两)

性味甘咸,温。

①《本草汇言》:"甘咸,气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苦咸,温。"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能主治益肾,纳气,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

①《本草拾遗》:"主疟,烧为灰,饮下之。"

②《纲目》:"解胎毒。敷脐疮。"

③《本草汇言》:"补肾命,解胎毒,化痘毒。"

④《本草通玄》:"充养血气。"

⑤《饮片新参》:"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6分;入丸剂或煎汤。

复方①治阴阳两虚,精神气血皆伤,虚危之候:坎气(炙末)一两,人参一两,熟地二两,枸杞二两,人乳粉二两。上为末,酒酿白窨。炼作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米饮下。(《医级》坎气丹)

②治三阴久疟:脐带九枚(烧存性),于白术二两,人参五钱。焙干俱为末,入童便煮附子一两,捣膏和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本草汇言》)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脐带,《本经》以之治疟者,应是久疟虚寒之甚,借其气以补不足也。"

②《医林纂要》:"脐带补益血气,得人气之余故也。小儿羸弱及痘疮不起,用此煎汤服之,亦颇见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脐带

药材名称脐带

拼音Qí Dài

英文名omphalo;belly band, umbilical cord

别名坎气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人科初生健康婴儿的脐带。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mbilical cord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细长条状,长10-15cm,直径约0.5cm,淡黄色或黑棕色,半透明,对光袖之,内有2根动脉管和1根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

药理作用脐带激素对雌性幼小鼠有促进发情期的作用,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粘膜肥大增殖;对去势小鼠也有此作用。对幼小、去势或摘除脑下垂体前叶的家兔静脉注射脐带激素,可使内生殖器组织肥大和增殖,故认为有性激素样作用。本品对蛙、小鼠及家兔有麻痹作用,特别对兔,用大剂量时能迅速降低血压,产生痉挛,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对蛀后肢、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离体蛙心及蛙骨胳肌有麻痹作用,对兔肠管及子宫则为兴奋作用。脐带提取物其作用与脐带激素大体相似。

炮制将脐带洗漂干净。用银花、甘草煎汁加黄酒和脐带同煮,沸后取出,烘干。(每20条脐带用银花、甘草各1钱,清水1斤煎汁,入黄酒1两)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纳气。主肾虚喘咳;虚劳赢弱;气血不足;盗汗久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条;入丸、散,1-3g。

复方①治阴阳两虚,精神气血皆伤,虚危之候:坎气(炙末)一两,人参一两,熟地二两,枸杞二两,人乳粉二两。上为末,酒酿白蜜炼作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米饮下。(《医级》坎气丹)②治三阴久疟:脐带九枚(烧存性),于白术二两,人参五钱。焙干俱为末,入童便煮附子一两,捣膏和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本草汇言》)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疟,烧为灰,饮下之。

2.《纲目》:解胎毒,敷脐疮。

3.《本草汇言》:补肾命,解胎毒,化痘毒。

4.《本草通玄》:充养血气。

5.《饮片新参》: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

6.《本草经疏》:脐带,《本经》以之治疟者,应是久疟虚寒之甚,借其气以补不足也。

7.《医林篱要》:脐带补益血气,得人气之余故也。小儿赢弱及痘疮不起,用此煎汤服之,亦颇见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非菜籽

    药材名称海非菜籽拼音Hǎi Fēi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小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lochin Maritimum L.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圆

  • 玉蜀黍叶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叶药材名称玉蜀黍叶拼音Yù Shǔ Shǔ Yè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化学成分茎、叶含有抗

  • 双籽棕

    药材名称双籽棕拼音Shuānɡ Zǐ Zōnɡ别名鸡罗、野棕、山棕、矮葵来源棕榈科双籽棕Didymosperma caudatum (Lour.)Wendl. et Druc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皱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皱叶南蛇藤拼音Zhòu Yè Nán Shé Ténɡ别名南蛇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皱叶南蛇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 细穗石松

    药材名称细穗石松别名树胡须、树灵芝来源蕨类石松科细穗石松Lycopodium phlegmaria 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云南性味淡,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跌打劳伤,风湿疼痛,高热,水

  • 锦鸡儿

    药材名称锦鸡儿拼音Jǐn Jī ér别名金雀花、大绣花针、土黄芪[江西、江苏、浙江]、粘粘袜、酱瓣子、黄雀梅、阳雀花、黄棘来源豆科锦鸡儿属植物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Buch

  • 丝棉木

    《中药大辞典》: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中国树木志略》),明开夜合(《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桃叶卫矛(《中国树木分类学》),白杜(《中国高等植物图

  • 土箭芪

    《中药大辞典》:土箭芪药材名称土箭芪拼音Tǔ Jiàn Qí出处《四川常用中草》来源为瑞香科植物一把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一把香,又名:长花荛花。灌木,高约1米。根长而略分枝,皮

  • 独脚蟾蜍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脚蟾蜍药材名称独脚蟾蜍别名掌裂草葡萄、金线吊蛤蟆、石蟾蜍来源葡萄科独脚蟾蜍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unge var. glabra Diel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