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背绿

紫背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背绿

药材名称紫背绿

别名紫绿西南紫金牛

来源紫金牛紫背绿Ardisia corymbifera Mez,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紫背绿

药材名称紫背绿

拼音Zǐ Bèi Lǜ

别名不待劳劳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伞形紫金牛或块根紫金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disia corvmbifera Mez2.Ardisiacorymbifera Mez var.tuberifera C.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灌木,高1-3m,稀达5m。幼嫩部分被柔毛。叶片坚纸质,、狭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近尾状渐尖,基部广楔形,长11-13cm,宽2-3cm,全缘或具细波状齿,齿间具边缘腺点,背面被卷曲的疏柔毛或多少被疏柔毛,具密腺点,侧脉约15对,不成边缘脉;叶柄长5-8mm,通常被微柔毛。复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0-40cm;花梗长1-1.5cm,通常被微柔毛;花长6-8mm,花萼基部连合达1/2或略短,萼片卵形或有时近长圆形,长2.5-3mm,外面多少被微柔毛,全缘,具密腺点;花瓣近白色或粉红色至红色,广卵形,具密腺点,里面近基部被微柔毛;雄蕊为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或广披针形,背部具密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子房球形,具腺点、胚珠5枚,1轮。果球形,直径约8mm,鲜红色,具腺点。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2.本变种与伞形紫金牛的主要区别是:地下具块根;小枝无毛或具微柔毛;叶片较短小,长5-8cm,宽1.5-2.5cm,两面无毛;花梗长约1cm,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1500m的林下阴处。

2.生于灌丛中或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云南等。

2.分布于广西。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脘胁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鳗鳔

    药材名称海鳗鳔拼音Hǎi Mán Biào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晒干。原

  • 凉粉藤

    药材名称凉粉藤拼音Liánɡ Fěn Ténɡ别名百解藤、寄山龙、山豆根(《广西野生资源植物》),青藤仔、蛤仔藤(《海南植物志》),金线风(《陆川本草》),金锁匙、廿四风藤、山苦参

  • 狗心

    《中药大辞典》:狗心药材名称狗心拼音Gǒu Xīn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心。化学成分除去心室、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狗心含水分75.4~78.0%,固形物22.0~24.6%,其中,主要是蛋白质

  • 羊角纽花

    《中药大辞典》:羊角纽花药材名称羊角纽花拼音Yánɡ Jiǎo Niǔ Hu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种子的丝状绒毛。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功能

  • 绒背蓟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半边风

    药材名称半边风拼音Bàn Biān Fēnɡ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别名老虎斑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蕈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ingia ch

  • 野草香

    药材名称野草香拼音Yě Cǎo Xiānɡ别名野香薷、鱼香菜、木姜花、野薄荷、狗尾草、野香苏、野苏麻、满山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的叶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cyp

  • 闽粤千里光

    药材名称闽粤千里光拼音Mǐn Yuè Qiān Lǐ G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闽粤千里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stauntonii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华泽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华泽兰药材名称华泽兰拼音Huá Zé Lán别名广东土牛膝[根名]、大泽兰、多须公、六月雪[广西、广东]来源为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 红直当药

    《中药大辞典》:红直当药药材名称红直当药拼音Hónɡ Zhí Dānɡ Yà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红直当药的全草。8~9月采集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